文化中国行 | 行走铜川大地 发现博物馆之美

来源:铜川日报

行走铜川大地 发现博物馆之美

本报记者 张梦焕

文物静默无言,历史却铿锵有声。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带领我们穿越漫长历史,窥探过往岁月,认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眼下,参观博物馆、逛一次展览、听一场讲解成为越来越多民众外出旅游的首选。

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不妨走出门,到铜川的博物馆里走一走、看一看,触摸历史的印记,和古人对话,感受铜川的文化底蕴。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红军当年在薛家寨是如何战斗的?他们在和敌人的对峙中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针对以上疑问,不妨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位于铜川耀州区照金镇,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历史为主线,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图片、文物和各种现代化展陈技术再现了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

该馆气势宏伟、庄严肃穆,融合了苏维埃主题与陕西渭北建筑风格于一体。既突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色主题,又具有现代建筑风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耀州窑博物馆  

作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耀州窑何以成为北方青瓷代表?耀州窑四大代表作品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神秘之处?古代耀州瓷都有哪些迷人的模样?

在耀州窑博物馆内,不仅能解以上疑问,还能让人目睹1400年前窑场炉火不熄、风光无限的盛况。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是一座建立在黄堡镇耀州窑遗址范围内,集遗址保护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为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陈列面积约6200平方米。馆藏各历史时期耀瓷文物、标本30余万件(片),陈列展出耀瓷珍品1000余件。

耀州窑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内容分为遗址遗迹序列展示和主馆基本陈列两部分。遗址遗迹展示由“唐代三彩作坊、窑炉”“宋代制瓷作坊、窑炉”和“金代制瓷作坊群”3个保护厅组成,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当年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

主馆基本陈列分3部分7个展室,其中“耀州窑史陈列”展出众多历代陶瓷器、标本、生产工具、窑具等,运用高科技陈列手段,反映了耀州窑辉煌的烧造历史;“参考研究室”分期、分类展出历代陶瓷标本千余片,辅以相关图文资料和科学数据,供专业人员、高校师生、陶瓷爱好者进行比照研究;“示范参与室”模拟古代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观众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各种陶瓷器皿,体验制陶的乐趣。

药王山博物馆  

在哪里可以了解到较全的药用植物?药王孙思邈一生都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它隐居、著书之地都有哪些故事?

关于以上疑问,完全可以在药王山博物馆找到答案。

药王山博物馆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药王孙思邈长期隐居故里,悬壶济世、编著医书,对中国医学发展贡献极大。为纪念他,后人于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

该馆“孙思邈生平展”系统地展示了孙思邈医学贡献及影响。“药用植物标本展”,展出标本500余种,突出表现了药王山的地方特色。“药王山石刻展”,展出药王山碑石350余通。

“药王山石刻”堪称石刻艺术博物馆,含隋至明代摩崖造像,共有大小佛教造像45尊。馆内陈列的《魏文朗造像碑》为北魏民间造像之始祖,且是极为罕见的佛道合一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在我国书法界备受尊崇,被于右任先生誉为“三绝”碑。该馆保存的历代碑刻多为与孙思邈有关的历代诏敕、题记和医方等,其中明刻《千金宝要》和《海上方》碑在中医发展史上有很高地位。

玉华博物馆  

玄奘处于怎样的时代?当年玄奘译经、圆寂于何处,他一生在玉华宫又发生了哪些事?关于1000年前的玄奘疑问,不妨到玉华博物馆一探究竟。

玉华博物馆位于铜川玉华宫景区,是一所集文物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纪念、佛教文化研修,玉华宫遗址保护及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玉华博物馆是一座从废墟上长出来的博物馆,也是针对一个历史文化——玄奘,建设的博物馆,因此玉华博物馆也称玄奘主题博物馆。

该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等级文物200余件。馆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仿唐建筑。

馆内最具看点的国之珍宝有佛迹记碑、金刚座、陀罗尼经幢登等,其中,佛足印原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留在家乡摩揭陀国巨石上的足印,后由玄奘带回玉华宫;陀罗尼经幢是唐代保存较为完好的经幢,属国家一级文物。

铜川博物馆  

古时的耀州城是什么样子?煤晶石长什么样?千年前的中国有雷达吗?古人也会用“皮带”吗?说起那时隔久远的历史,身为铜川人,心中总有许多“十万个为什么”,而关于这些问题,都能在铜川博物馆里找到答案。

铜川博物馆位于铜川新区长青南路与朝阳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余件。

该馆设有铜川历史基本陈列区、民俗非遗馆、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中心、文博苑及相关配套设施,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

宜君博物馆  

1400多年前的宜君龟山之巅,一座充满灵秀之气的楼阁——庆云阁上,文人雅士结社聚会,饮酒赋诗,畅谈理想。往事越千年,如今,庆云阁故地上建起的宜君县博物馆游人如织,大家于此窥探千年前那些记忆的碎片。

宜君县博物馆位于县城龟山之巅。馆区占地面积11302平方米,有文物库房10间,文物藏品532件,其中珍贵文物106件,展陈精品文物206件。馆区文化设施有庆云阁、九龙壁、嫘祖故事长廊、宜君赋、重修九龙壁记、石刻长廊等。博物馆文物特色鲜明,尤以汉代的铜器、西魏福地石窟、清代杨素蕴的玉器最为代表性。新建的石刻展示长廊复刻了宜君境内从南北朝至宋代多个历史时期的石窟,也很有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