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史记》读后感

来源:铜川日报

《史记》读后感

王益区七一路小学五年级(1)班 王辰宇

每读一次《史记》都会让我受益匪浅,书页翻动间,仿佛在与历史名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

《史记》是史学家司马迁所著,主要叙述了上起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众多文韬武略的帝王之中,我最仰慕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乃秦庄襄王之子,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纷争,统一了度量衡,让九州书同文,车同轨,为中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秦始皇不仅有卓越的智慧,更有远大的目标,他能洞察国家的繁荣与衰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名副其实的始皇帝。

如果帝王是树根,将相就是树干,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勤政爱民的帝王,也需要骁勇善战的将士。读《史记》,韩信是我最敬佩的大将军。韩信自幼贫寒,母亲早逝。有次,一男子让韩信从他胯下钻过,韩信照做。“胯下之辱”让韩信更加努力,立志要有所作为。我曾自问:“如果我是韩信,能化耻辱为勤奋吗?”显然,我做不到。皇天不负有心人,萧何看出韩信的才能,任命他为大将军。韩信身经百战,是历史上有名的常胜将军。同时,他还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一位大娘在韩信饥寒交迫时送给了他一些食物,韩信当齐王后便以千金回报。

《史记》记载了许多古代外交家,“凿空西域第一人”张骞,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不忘初心,抓住机会探索西域,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的交往,为中国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张骞是一个具有探险精神的人,他的外交活动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被后世铭记。现在,中国同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对张骞遗志的延续。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记》是一本书,但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指导教师:毛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