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难念的经”念好——记“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耀州区人民法院泥阳人民法庭

来源:铜川日报

把“难念的经”念好

——记“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耀州区人民法院泥阳人民法庭

本报记者 张欢欢

这个法庭有点不一样,步入法庭,“父母”“子女”“丈夫”“妻子”等家庭称呼,取代了“原告”“被告”,调解室墙面上的装饰画、舒适的软装环境、儿童娱乐区等,一个个走心的细节,为严肃庄重的法庭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温馨的灯光、墙角生机勃勃的绿植,无不营造着“家”的温情。

这里就是耀州区人民法院泥阳人民法庭,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家事审判法庭。家事审判?那不就是从“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到“房子归我,孩子归你”,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你是儿子该你养老”这些家家都有的那本“难念的经”嘛!没错,他们就是致力于把“难念的经”念好。

2016年5月,耀州区人民法院成为“全国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之一。2016年8月8日,家事法庭在耀州区法院泥阳法庭挂牌成立,承担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各项任务,成为全国首批家事改革试点法院。

不再“一裁了之”,引导修复亲情  

每一起家事案件,背后都有一段情感纷争。

作为家事法官,泥阳法庭负责人王建文每天要处理大量家事纠纷相关案件。在他看来,家事审判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是当事人复杂的情感诉求,需要法官对症下药,“如果我们只是一裁了之,真正的矛盾还是化解不了”。

张某与王某因爱成家,为“养家”,张某长期在外开大货车,其间遭遇车祸腿部受伤,而妻子王某在怀孕和生产期间患了抑郁症,夫妻双方因治疗花费多,经济困难而产生矛盾,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介于双方并非因感情破裂不可调和而离婚,王建文坚持“调和”正面引导,向双方阐释建立家庭的不易,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等,反面劝导,指出双方的不足,对双方进行批评教育,要求改正,最终解开双方心结,修复了感情,夫妻重归于好。

“家事纠纷有其自身的特点,涉及亲情、伦理、财产等众多领域,不能仅限于裁判这一个职能,更重要的是对家庭亲情的修复。”王建文表示,家事审判由侧重财产权益保护,转变为全面关注当事人身份利益、人格利益、情感利益和财产利益。法官不是“一裁了之”,更重要的是正确区分死亡婚姻和裂痕婚姻,引导家庭成员理性表达诉求,修复救治家庭关系。

延伸服务,照亮“隐秘的角落”  

不久前,泥阳法庭分别与耀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耀州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召开座谈会,就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文身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磋商。双方就如何加强协作、精准执法、提升监管成效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建立线索移送机制、落实风险提示和身份查验制度、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等方面达成共识。

2021年6月,泥阳法庭挂牌成立全市首家少年法庭、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他们以“教育、感化、挽救、护航”为主线,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同时,在审理离婚案件中,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家庭教育不再仅仅只是“家事”。

“尊敬的家长朋友:你们好,我是王法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你们不能因为离婚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现在,我向你们提出几点建议……”2023年6月,泥阳法庭通过调解,使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和平分手,在出具调解书的同时,王建文还为双方当事人及他们未成年的女儿附送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未成年人在家事案件中处于弱势一方,对他们的保护是处理该类案件的重中之重。“一切为了孩子。”在王建文看来,虽然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理念和精神是抽象的,但是制度的实施和保障必须是具体而细致的。“以离婚纠纷为例,这不仅仅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往往还会牵扯到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我们坚持将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落在实处,充分展示司法裁判的人文关怀。”

家长里短,术业有专攻  

队伍为本,制度为要。情法相济化解家事千千结,离不开专业的团队保障和创新的制度引领。

率先探索离婚证明书制度。2017年3月泥阳法庭在家事审判改革试点过程中,向当事人发出全省第一份离婚证明书,打通了离婚纠纷案件结案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彻底解决当事人在法院判决或调解准予离婚后因财产处置、房屋买卖、银行信贷、再婚登记等个人事项办理时需提供判决书或调解书的尴尬与不便,尊重了当事人隐私,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了因婚姻信息“盲区”引发的其他纠纷。

建立家事调查、社会观护和跟踪回访等制度。定期对家事案件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通过走访、谈心,了解当事人的判后生活、感情状况、矛盾是否完全消除等情况,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社会联动促进司法凝聚力。与妇联、街道办等建立“法庭+”联动调解工作模式,实现家事案件调解与诉讼“无缝衔接”,探索综合解纷模式,努力实现“为社会减压、为法院减负、为家庭疗伤”的目标。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全省优秀法庭”……荣誉背后,是这个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我们法庭有1名员额法官、4名书记员和1名法警。2023年,共审结家事纠纷类案件335起,其中,调解家事纠纷174起,撤诉94起,挽救婚姻破裂家庭133个。”王建文的轻描淡写,是这个家事法庭把“难念的经”念好的初心,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