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 深化殡葬改革 让“身后事”成为群众放心事

来源:铜川日报

深化殡葬改革 让“身后事”成为群众放心事

本报记者 张芳

清明节是观察殡葬改革成效的一个窗口。办好群众“身后事”、让逝者有所安,是重大民生关切,也是殡葬改革的落脚点。在苍松翠柏间、在重茵叠翠处、在座座高山中……近年来,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正逐渐成为我市群众安放逝者的新选择。连日来,记者在王益区大同公墓等地走访发现,我市各地都在鼓励和引导群众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大力营造文明丧葬新风。

节地生态安葬 让生命“终归”自然

春山起暖风,梨花落清明。4月3日上午,由市民政局主办、市殡葬管理处承办的铜川市第七届免费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在王益区大同公墓举行,逝者以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魂归大地,与鲜花共眠,与蓝天相伴。现场群众参加了集中安葬仪式,“零距离”了解殡仪馆的工作流程。

走进王益区大同公墓,抬眼望去绿植郁郁葱葱,一排排整齐的石碑上镌刻着逝者姓名,逝者骨灰则深埋于此,随风飘动的丝带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与传统墓区不同的是,该生态安葬区内不留坟头,与大地共存,同自然融为一体。“随着节地生态安葬的推广与普及,不少人希望在逝世后‘回归自然’。”市殡葬管理处主任程达勇介绍,自2018年以来,墓园陆续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生态安葬方式。

上午10时,在礼仪人员引导下,逝者家属沿着墓园道路缓缓前行,护送逝者骨灰盒来到树葬生态安葬区,让逝者骨灰与青山鲜花常伴。逝者的骨灰盒被缓缓放入树下的墓穴内,亲属敬献鲜花、三拜、默哀,并系上了寄托哀思的黄丝带。整个仪式不点香烛,不烧纸钱,不放鞭炮,仅用音乐、鲜花和礼仪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让生命在绿色中永恒,将思念永远留在青山绿水之间。

“老人生前就说不喜欢传统的墓葬,觉得像是被禁锢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喜欢大自然,去世后,我们尊重他的遗愿,同时出于环保的考虑,选择了生态安葬。生态安葬不仅绿色环保,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这种安葬方式非常值得提倡。”其中一位正在祭奠的市民张女士说道。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殡葬理念,倡导用生态环保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探索并推行骨灰存放、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多形式节地生态葬法。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7届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为众多逝者提供了免费安葬服务,不断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生态、环保、文明安葬理念,促进我市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清明更“清明” 让绿色殡葬蔚然成风

又见一年芳草绿,最是清明感恩时。献一束鲜花、忆一段往事、寄一份哀思,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理念已渐成风尚。近年来,我市各地群众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的程度日益提高,除了与思想观念转变等有关外,还与出台的补贴鼓励政策、贴心服务等密不可分。

“与动辄花费数万元的传统殡葬相比,节地生态安葬中的墙体墓不仅可以满足入土为安的心愿,方位还好、价格也比较便宜,大大减少家庭丧葬方面的支出。”3月28日,在市殡仪馆业务大厅内,市民正在为逝去的亲人办理节地生态安葬相关业务。

“我们对有需求的丧属免费提供骨灰坛,对选择花坛葬、树葬等不保留骨灰的逝者家属补贴1000元。通过实施补贴政策,越来越多的逝者家属选择参与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程达勇表示,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保障群众基本安葬需求,在坚持公益性公墓保障安葬服务基本需求外,2019年,我市还出台相关救助补助办法,鼓励引导更多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贴心服务。针对清明节祭扫服务需求,市殡葬管理处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信息化、便利化的殡葬服务,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

“鲜花也是希望的象征,将鲜花献给先人其实是更加科学的祭祀方式。因此,我们开展了‘鲜花换纸花’活动,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每人免费提供一枝菊花,除此之外还准备了平价的手捧花。”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郭勇介绍,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发送短信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放弃落后的祭扫习俗,推行绿色文明祭扫活动。

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蔡艳兴说:“我在这里干了16年,感触最深的就是以前清明节要时时刻刻操心着火问题,工作时间连轴转。如今,我们已连续5年实现无烟公墓,再也不用担心森林防火问题了。”

提高殡仪服务 让生态安葬深入人心

如何让“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身后事”移风易俗,我市殡葬管理处进行了有益的小探索。

近年来,市殡葬管理处以“为民、利民、惠民”为服务宗旨,通过业务回访、业务工作总结、科室创新等方式开创便民服务。服务中的小细节,温暖人心,让丧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让“冰凉世界”不再冰凉。

虽然殡仪馆院内设置了流程牌,但许多家属因为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往往不知道该干什么,跑了许多冤枉路。根据家属的反映,该处开创引导服务活动,每天由一名志愿者作为引导员,引导家属前往接待中心办理手续,全程陪伴完成告别、火化、治丧、骨灰寄存(安葬)等业务,让家属不再迷茫。

挽联是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的一种方式,因为殡仪馆地处偏僻,丧属需要临时加写挽联时都要去外面书写。为方便家属治丧,市殡葬管理处开设了书画名家挽联免费书写室。邀请知名书画家梁程建老师为丧属免费书写挽联,满足群众治丧需求,得到了丧属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业务室接待室,还为家属准备了高低凳、手机充电器、一次性杯子,在丧属需要时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为其提供。一杯水、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市殡葬管理处的每位员工都是丧属背后的陪伴者。

“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小细节,温暖每位家属。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宣传和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倡导殡葬移风易俗。后续我们会继续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需,用细心的服务、温情的陪伴让逝者走得体面,让生者得到慰藉。”程达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