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人社局助推我市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来源:铜川日报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人才办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对标落实“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引才、育才、留才上用心用力,助推我市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倾心引才,构建人才“蓄水池”。落实“泛人才”观,立足实际,不好高骛远,开展更加积极的引才行动。一是突出分类招才。利用全市编制资源,围绕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既重视补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兼顾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2023年共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23人、其中引进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162人。同时,紧扣全市重点产业链,推行“一园一专班、一企一专人”,配合市委组织部定期发布重点产业链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并配套免费制作重点企业招工短视频,有针对性地组织招聘。二是开展叩门求才。成立招才引智小分队,主动上门长安大学、兰州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等省内外17所“双一流”高校,搭建对接平台、建立合作联系;开展学子进企业产学研活动11期,组织我市产业链重点企业在8所高校举办9场校园专场招聘会、双选会,成功入职47人。三是探索柔性引才。在将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创建为“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工作,为市医院新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和博士后导师各1人,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引进6名博士。

精心育才,培好人才“成长田”。高度重视人才自主培养。一是围绕项目带动育人才。突出重大项目聚人才,靠前对接,在项目落地的同时紧跟人才配备,在服务隆基绿能项目中,筹办两期“百名高校学生进隆基”活动,完成第一批核心骨干人才招聘、入职205人,推动职业技术学院与其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设立隆基“订单班”。以人才项目聚人才,成功申报“青砧在铜川地区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为省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在此基础上,择优申报耀州区香菇产业示范基地、王益区孟姜红鲜桃产业技术、宜君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和“草本仁心、温暖民心”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病学专家服务团4个项目争取中省支持,其中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病学专家服务团有望获得人社部支持,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市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培养急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突出典型培树育人才。累计培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陕西省首席技师5人,评选铜川市首席技师15人;2023年协同举办全市技能大赛,产生我市技术状元5人、技术能手20人。三是强化评价杠杆撬动育人才。突出向民营企业、基层一线释放职称评审改革红利,贯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通道,184名民营企业技能人才取得了中级以上职称;建立职称评价“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等业绩突出人员,突破考试、评审等传统评价方式,直接考核认定263人为中级以上职称。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特殊晋升通道,对招聘的高层次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首次聘用时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使用特设岗位进行聘用,不受岗位总量、岗位结构限制,对17名高层次人才进行了特聘。支持劳动者提高技能,2023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72人次、新增中级以上技能人才1685人,并积极培育具有铜川特色、专项技能傍身的劳动者队伍,举办了我市“小丘刀剺面”首期师资培训班。

真心留才,筑牢人才“凤凰巢”。一是打造市场化人才服务生态。引进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深圳“今日人才”在铜设立工作站,填补了我市无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公司的空白。组建市人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引导我市88家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对接企业,发挥其作为企业“编外”人力资源部的作用,引进人才、规范用工。二是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线上建立“吾铜引凤”人才一站式服务网络平台,线下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对外,在省内外知名院校全新组建32名铜川籍高校就业创业服务专员队伍,宣传铜川、推介岗位。对内,实行人社服务专员制,每名干部包联一家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三是尽心尽力完善配套服务。启动建设人才周转房,用以保障重大项目前期筹建阶段来铜人才及“星期天工程师”等人才临时性、阶段性住房需求,与现有15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相互补充。同时,个性化解决配偶就业等问题,定期走访慰问,增强人才归属感。(记者 吴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