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铜川日报

发扬民主增进团结 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西林在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登)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铜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以服务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为主线,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切实提高专门协商机构效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永葆政治忠诚铸根魂,加强思想引领取得新成效。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及时传达市委工作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35次,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行。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高质量完成重点产业“链长制”、河湖长制、联乡包村、重点项目建设、煤矿安全等任务,确保市委各项工作安排在政协系统得到落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主题教育与党建工作、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班子成员带头“四下基层”,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个人领题调研,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走访委员和界别群众,化解信访积案,助推发展、助企纾困、助民解忧。

深耕主责主业勇担当,推动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聚焦发展大事要事协商议政,锚定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开展全体会议协商,提出意见建议350余条。围绕“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提出的5方面18条建议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围绕“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视察监督,深度协商互动,协商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助力“三个年”活动取得新进展。聚焦产业提质升级资政建言,围绕“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双月协商,开展2次专题培训,深入市内园区调研,赴外考察7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近30家企事业单位,邀请专家出谋划策,提出的关于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要素保障等多条建议被有关部门吸纳借鉴。围绕“加快推进我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双月协商,精选市内13个点位实地调研,赴青岛、烟台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提出发挥独家优势、推广“三新”模式、强化产业后整理、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政策扶持等5方面15条建议。聚焦教育文化发展献计献策,围绕“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全省一流基础教育”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围绕“加快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打造生态康养文旅高地”开展对口协商,委员们提出的3方面16条建议被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吸纳到相关规划和工作中。聚焦生活品质改善靶向发力,围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守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对口协商,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6条。围绕“关注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调研协商,提出4方面9条建议,助力全市创森工作迈上新台阶。围绕“加强我市水资源管理”开展市、区县联动调研,摸清水资源“家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全市水资源调查报告。围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开展视察监督,提出意见建议24条,为我市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发挥了积极作用。

厚植为民情怀践初心,增进民生福祉展现新作为。提案办理惠民生,通过市区政协提案联合督办、提案办理“面对面”协商和《重要提案摘报》等方式,推动181件立案提案全部如期办复。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提案,形成的《重要提案摘报》引起市委主要领导重视,所提意见建议被吸纳到相关工作中。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提案,推动我市改造老旧小区148个,改造排水管网50公里,在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80台。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知识和技能培训等建议,有力促进民生实事办理。反映社情解民忧,坚持专题培训、选题指导、定向约稿、实地调研、定期通报五措并举,广泛发动“征”信息,积极主动“约”信息,多方联动“找”信息,深化加工“挖”信息,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增量提质,“小信息”发挥“大作用”。委员工作室暖民心,坚持把群众的“心上事”作为政协履职的“上心事”,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创新开展微协商、微调研、微视察、微监督、微服务等“五微”活动,扩大协商参与度、受益面、影响力,围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城市道路交通等焦点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活动14场次,形成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13篇。

深化团结协作增合力,广泛凝聚共识交出新答卷。合作共事画好“同心圆”,充分发挥政协统战组织功能,加强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密切联系,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促进大团结大联合。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参与政协履职活动,为各参加单位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文史宣传发出“好声音”,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经验在全省政协系统文史馆工作培训班上作交流,受到省政协充分肯定。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刊发稿件460篇,改版编印《铜川政协》4期,开办《铜川日报》“政协之声”专栏20期,制作播出“四好”委员风采电视栏目8期,组织拍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铜川故事”系列短视频6个,市政协荣获2023年度《各界导报》发行工作先进单位。联系各界扩大“朋友圈”,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优势,主动为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工作牵线搭桥、招才引智。系统联动奏响“大合唱”,高质量配合完成全国政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补齐现代农业的弱项和短板”专题调研组在铜调研工作,为宣传推广铜川旱地小麦良种“铜麦6号”代言发声,提升了铜川影响力。与省政协联动开展“秦腔艺术发展状况”“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调研协商,推动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围绕科技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在省政协会议上进行发言。加强对区县政协工作的联系指导,联动开展专题协商、提案督办和委员读书等履职活动,整体履职效能明显增强。

加强自身建设固根基,履职尽责水平实现新提升。加强培训夯基础,参加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培训班9期,组织开展协商调研专题学习、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辅导等14期,帮助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通晓“上情”、掌握“市情”。注重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市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作用,为高质量履职建言提供智力支撑。搭建平台激活力,争取省政协支持,建成“秦商量”协商议政市、区县政协平台,围绕“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议题,创新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线下协商+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线上协商+委员工作室微协商”活动,实现在家门口参与“秦”学习、“秦”商量、“秦”交流。深入开展“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六个一’,争当‘四好’委员”活动,委员提交提案310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62条,提供文史资料255篇,为群众办实事900余件。完善制度促规范,制定出台市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项制度,修订完善《市政协秘书长办公会议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提升履职质效,推进政协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作风优保障,牢固树立“创新机制比增设机构更重要、激发活力比增加人员更重要”工作理念,持续在提振精神、创新机制、提升素质、改进作风上下功夫,提高了服务大局、服务协商、服务委员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助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作为履职尽责主线,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以更高站位、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政协使命担当,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开创新局、再谱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以更高站位筑牢共同思想基础。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政协委员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旗帜鲜明地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定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上做到融会贯通。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更加有力的政治建设保证团结奋斗的正确方向,以更加坚强的组织建设凝聚合作共事的整体合力。

聚焦全市中心大局,以更高质量服务全面转型发展。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紧扣党政中心任务建言资政,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精选协商议题,找准政协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重点工作,深入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努力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助推党政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持续关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深、实、细、准、效”要求,改进调研方式方法,拓展协商深度广度,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积极创新履职实践,以更高标准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加强实践创新,优化协商平台,拓宽协商渠道,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加强智慧政协建设,用好“秦商量”协商议政平台,推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常态化,打破空间和时间局限,使“面对面”和“键对键”协商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建好用好管好委员工作室,扎实开展微协商、微调研、微视察、微监督、微服务等“五微”活动,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建立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在发展协商民主中做好政策阐释、引导预期工作,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齐心协力画好更大同心圆、汇聚更多同行者。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切实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员、界别群众联络员。把握协商式监督定位,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创新提案办理协商,加强重点提案督办,架好社情民意“连心桥”,推动常规工作形成特色、特色工作打造品牌。

始终坚持强基固本,以更高要求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筑牢基层基础,有效激发履职活力。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加强委员服务管理,组织委员学习培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切实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完善界别活动机制,依托专委会开展具有界别特色的视察调研、协商议事活动,推动专委会更好地“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优化机关运行制度程序,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和水平,着力提升机关工作效能。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能,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善“一网四平台”功能,使委员在线履职、掌上履职更加高效快捷。密切与区县政协的联系交流合作,完善重点协商、视察调研、学习培训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全市政协工作提质量、上水平。 (本报记者 李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