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咸汤面之三“道”

来源:铜川日报

咸汤面之三“道”

赵军政

耀州有三面,窝窝面、咸汤面、刀剺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来说,独爱咸汤面。咸汤面,我从耀县东街吃到北新街,再从耀州吃到新区,从一碗一两毛钱吃到一碗六七元,久吃不厌。正宗咸汤面要有三“道”:面条筋道,风味地道,店家厚道。此之谓面之道也。

咸汤面以其“咸辣出头,筋韧爽口”见长,口感筋道是衡量面馆质量的第一关。对于拉面,很多食客都知晓拉面里加入了拉面剂或者硼灰之类,能增添面条的嚼劲与韧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出门吃饭最怕饭里有科技。咸汤面馆,新耀两地少说也有三四十家,无论是水面还是油面,皆是机器和面,纯手工扯面,大锅煮面,两三煎后迅速打捞,经温水一透,才有了让众多食客趋之若鹜的筋道和爽口。倘若,将咸汤面放在木盘里,等食客来吃,盘里的面自然坨了些,少了韧劲。资深食客进店第一句话会问:“刚捞出来的?”面馆老板心领神会,一边点头应允,一边碗勺翻转,加汤、倒汤、再加汤、再倒汤……如此反复三五回,一碗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咸汤面便到了食客手中。耀州城哪家面条筋道,食客们最是熟悉。耀州人谝闲传,往往也会对咸汤面馆品头论足,一个说:“今早咥了一碗面,筋道得很!不信你明早咥去!”

咸汤面风味地道,全在一碗汤,汤的精髓在于调料。先说一说咸汤面里的这把盐。人常说,好厨师一把盐,外地人觉得咸汤面的味道就是一个“咸”(本地人念han音)字,对于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现代人来讲,咸汤面的味道应做到不咸为妙,但这会让咸汤面失去地道。再说一说香气四溢的调料汤,这汤是八角、桂圆、生姜、香叶、花椒、桂皮、小香、当归等十几味调料秘制而成。在耀州除了一两家老字号面店,有祖传秘方外,大多面馆都需要自己去配调料,哪家面店用了什么调料基本秘而不宣。但资深食客们能吃出汤料是否正宗,风味是否浓郁。据说苟二家有自己的家传秘方,传说曾经有人斥巨资要买其家传配方,苟家人硬是不答应。调料之事食客大多不太理论,反正你家汤料不地道,食客会越来越少。耀州人喜欢把咸汤面叫“醒酒面”,主要的功效则在这碗鲜香醇厚的汤里,经常有食客交代掌勺的师傅:“汤宽面少!辣子少!”八九不离十,这人昨晚肯定没少喝酒,一大早胃难受,吸溜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多喝些醇香的面汤,等额头冒汗了,胃也顺畅了,人也灵醒了许多。

店家厚道,说的是店家经营以“厚道实在”为要,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不搞耍奸溜滑的事。上等的纯菜籽油,本地产的线线辣子,上乘的面粉,货真价实。饭量小的食客一小碗即饱,饭量大则要一大碗足矣。吃面的大多是回头客,一来二去,久而久之,便也成了见面熟。耀州人自然会掂量哪个面店老板为人厚道,面量实在,也能在自己心中排出个名次来。

耀州人自古具有“热情好客、厚道实在”的性格特点,咸汤面也理所当然就成为一种很接地气的地方小吃,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喜好这一口熟悉的味道,大清早排队吃面是耀州城里一道最熟悉的风景线。

有道是:“不吃咸汤面,不算到耀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投资咸汤面的商家越来越多,耀州咸汤面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李逵和李鬼,外地人分不清,免不了“踩坑”。也有些旅游者或自媒体创作者先是在网络上做足了功课,分析研判,也能在耀州吃到最正宗的咸汤面。

耀州咸汤面香飘百年,滋润着华原大地,也是一张耀州古城久负盛名的饮食名片。面条筋道是前提,风味地道是根本,店家厚道是核心。这一碗面,很独特,唯有在耀州长盛不衰。这一碗面,不简单,让耀州人吃出了滋润舒坦,吃出了家乡情结。这一碗面,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耀州人的厚道实在,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