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冬游石门山

来源:铜川日报

冬游石门山

鱼福昌

位于子午岭南端、耀州旬邑邻接地域的石门山,我曾多次光顾,只是皆在春、夏、秋三季。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盛夏,林草茂盛,绿荫铺地;秋季,层林尽染,色彩斑斓。至于冬天,一想到草枯山瘦,寂寥荒芜,便会兴趣索然。不过,这个初冬我与石门山不期而遇。

那天,碧空万里,阳光和煦,初冬如同春天,不外出转转,感觉就对不住这大好天气。于是,约了朋友老童,说走就走。先到了耀州西北部的山里,只见河流清澈,河石闪亮,草丛金黄,松柏墨绿,山峦黛青,在万里碧空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纯净明丽的油画,不想冬季单调枯寂的山水居然呈现出一派多彩景象。

山路弯弯,如一条引线,不知不觉将车子牵引到石门山下。当车子驶入东峰与西峰之间的隘口时,通往西峰的路畅通无碍,我们便打起了上山转转的念头。往常都是进西边正门,过马刨泉,穿过松林,攀越石阶,登临西峰,然后折返,这边从未走过。如今不用购票,便能赏一赏石门山的美景,内心不由一阵窃喜。

信步上山,水泥铺筑的山道,时而台阶,时而斜坡,蜿蜒而上,算不上陡峭,走起来不大费劲。两旁的栎林、白桦林等叶子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硬生生地戳向天空,彰显着一份清冷的倔强。地面上枯叶铺陈,草木枯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着,显得有些刺眼。初冬,那些飞舞鸣叫的虫蝶全都消失了,没了鸣声,没了喧闹,山野一片荒寂,一切的繁华似乎都随风逝去。

不过,我的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荒寂。鸟语花香,繁华在外;草木凋零,热烈在内。眼前的草木失去了曾经的葱郁,那不是凄凉,而是通透,终于可以本色示众,不必遮遮掩掩,如果落满月光,就成了梦里的诗意。冬季的石门山不必担心风雪会带走什么,简单到了极致,便有了应对寒冬的硬气与从容,储藏了春天的希望与力量。

偌大一架山,只遇到五六个游人。山上好安静,不必匆忙登山,寻一处向阳的山坳,可以坐下晒晒太阳。眯着的双眸里映出一片红彤彤的光晕,丝丝缕缕的阳光穿透不久才上身的冬衣,渗入肌肤,像是一双温暖的大手在抚摸着身体。身安便有了心安,由外及内的舒坦慢慢散开,把日子里的皱褶都抚平了。

身披暖阳、心揣熨帖继续上山。其实,山不高,海拔1885米,路不远,也就1500来米。迈开了步子,西峰便在眼前,其醒目的标志就是那耸立的烽火台。烽火台是今人所建,至于古时有没有我不得而知,所知的是秦时由咸阳通往阴山的直道从山下穿过,其遗址至今清晰可见,当地老百姓为公子扶苏所立之庙矗立在对面的东峰上。不过,今天我无意穿越时光,凭吊历史,我只想登临烽火台,一睹石门山冬日景致。

临台眺望,别有一番情趣。远山近岭脱去了雍容华丽的外衣,棱角分明,山峰峭拔,山谷险峻,让你一眼看得透那一棵棵疏疏落落的树,位于东峰之巅小小的扶苏庙也清晰可见。那种清疏的感觉带给你的是山的硬朗,心的明朗。更让人欣喜的是,当西斜的暖阳洒满山间,远远望去,石门山在清疏中溢出了一份烂漫。而夏天的石门山是一团团的绿,黏稠得化不开,很难看清它的真容。

若是落一场雪,那石门山必会上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阔景象。阳光照着积雪,积雪映着阳光,天地间浑然一体。此时,你会禁不住心生向往。

实现这样的愿景好像并不难,只要打破成见,迈开脚步,敞开胸怀,自会观赏到独特的风景,领略到别样的意趣。

我期待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届时,我定将赴会,不负大自然的又一精彩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