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增堂:呕心沥血著村志 两鬓霜华绽光辉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905073920631-61-eca7b.jpg

温增堂:呕心沥血著村志 两鬓霜华绽光辉

通讯员 雒茂荣

20240108092800218-46-aa799.jpeg_scale.jpeg

温增堂正在撰写村志

他内心充满着对乡土的热爱和责任感,用六年时间,笔耕不辍,写了十多万字的村志,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就是印台区印台街道虎头村76岁的古稀老人温增堂。

1973年,温增堂担任村小学民办教师,闲暇之余,他把村上发生大大小小的事,都记在本子上,几十年来,从未中断。这为他后来编写村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在外面发展,对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不了解,我就把过去的事记录下来,让他们能够了解家乡的变化。”提及写村志的初衷,温增堂说,更多的是希望村里的年轻人了解村史,吸收先辈们艰苦创业的正能量,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初,温增堂不断搜集村上的资料,着手村志大纲的编写。

“虎头村现有364户1380人,40多个姓氏……”看着眼前一摞30厘米高的手写稿,就知道温增堂老人花费了不少心血。它不仅仅记载着虎头村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更是珍贵的文史资料,是虎头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为村上没有详细的档案记录,更不用说有价值的文字资料,承载历史记忆的物品更是稀缺,有些内容还要找当地的一些老人和当时参与的村民反复核实才能定稿。”温增堂说,在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都会找人核实。

虎头村位于印台区政府中心地带,村里的泉多、文物古迹多。为了搞清楚这些泉和文物的来历以及历史典故,温增堂没少跑路,他一个一个查看,一个一个记录,直到把这些泉和文物的出处都搞清楚为止。

“我年龄大了,眼睛不好,又不会用电脑,现在都是手写稿,修改起来很费劲。”为了写好村志,温增堂买了50多本小学生用的作文本,一字一句将村志的内容写在小方格里。“尽管现在还没有写完,但我会尽最大力量把这本村志写完,让村志不断传承下去。”温增堂说。

温增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书写村志没有任何报酬。外出搜集资料,坐车的路费,都是自己掏钱。六年来,为了这事,他花了不少钱,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就在一个月前,一些好心人表示愿意资助,以解决编写中遇到的困难,使虎头村志尽快和读者见面。

村志是一个村域历史和现状的真实实录,也是一个村子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历程的再现,延续着一个地方的乡村文脉,留存着其历史、温度和风骨。村志的历史和文化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在村志编写中,温增堂还把虎头村在外大学生和100多名在外工作人员进行了特别记载,他说从建国初期的7名初中生到现在的117名大学本科生,村里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村子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没有想到温增堂老人六年如一日在默默记录村上的变化,我很震惊,同时也很敬佩老人的精神,感谢老人为村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看到温增堂整理的村志后,驻虎头村包村干部杨小林很是感动。

呕心沥血著村志,两鬓霜华绽光辉。村志是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竞争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内涵支撑,温增堂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虎头村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记载下来,不仅是对自己村庄发展历史的记录,也为在外的年轻人留住了乡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虎头村,为村庄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