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生命不息 读书不止

来源:铜川日报

生命不息 读书不止

邵桂香

长篇小说《英满东山》马上就要出版了。这是我的第二部长篇,也是第七本书。能取得这些成绩,全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有道是: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父亲是一所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从小就教育我们姊妹几个要好读书,读好书。为了让我们读书,他也是煞费苦心。小时候,父母总是让我们每天早起半小时读书,读完了才去上学。要求语文和英语课文,都要背会、默写,背不会就要挨骂。每天除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写语文、英语日记,背古诗词。父亲教我们怎样写观察日记,比如,家里养一盆花,长几片叶子,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都要仔细观察。再如,见到一个人,长得怎样,有什么特点等等。因天天要写日记,时间长就没啥写了。父亲说,没啥写就写上:“今天没什么写。”写上两三次就不好意思了,得继续读书充电,从书里汲取营养寻找灵感,渐渐就又有啥写了。而且他要求我们,如果作文要写五百字,你就写六百甚至更多才行。

记得那时,每到寒暑假,别人家的孩子都去疯玩,父亲总是在放假前几天,连续不断地一摞一摞往家里抱书。我知道这是他从图书室借的,几年下来差不多图书室都快被搬了一遍。有时,放学路上碰见父亲,瘦弱的他正吃力地抱着一大摞书,手臂上书的能顶到下巴,有时甚至顶到鼻尖。常有熟人问“邵老师,您借这么多书呀!”他总是笑眯眯地解释着,父亲抱书的样子成了别人眼中一道风景!

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一那个寒假。有天中午,刚听到父亲的脚步声,紧接着“哗啦”一声,一大摞书直直摔在地板上!我赶紧跑过去扶,幸亏父亲没摔倒。脸色苍白的父亲没顾得上和我说话,便急忙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将掉到地上的书一本一本地拾起来,一边拾一边把书脏了的一面在裤腿上擦了又擦,还自责把书弄脏了。其实地上一点也不脏,是他爱书心切,担心摔坏了。那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小时候,寒暑假,我们主要的“活动”就是读书。刚开始,看到父亲借很多书回来,还有点不习惯,但在他耐心引导下,我们都爱上了读书。像四大名著,《唐诗选》《宋词选》《话本选》《拍案惊奇》《创业史》《家》《春》《秋》《骆驼祥子》《呼啸山庄》《双城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父与子》《复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笑面人》……我们一本又一本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古今中外名著,从中汲取营养,找寻乐趣。随着一本本名著读完,每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提高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们,茹志鹃背会《红楼梦》成了作家。从此我对《红楼梦》有了极大的向往。

我上初三的下学期,父亲要给学生讲《红楼梦》节选,便从书店买回一套崭新的《红楼梦》,这套书有上中下三本,被父亲宝贝似的藏在枕头下,并再三叮嘱我:上初三了,马上要中考,千万不要读,等中考完再读。我一边口是心非地答应着,一边盘算着怎样偷出来读。

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实在憋不住了,放学后赶紧跑回家,趁着没人悄悄拿了一本,藏到自己房间。晚上,全家人睡着了,我就钻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手电筒没电了,我便去楼梯走廊的路灯下看。那天,在夜深人静的楼梯间,我捧着《红楼梦》一口气看到凌晨,才悄悄溜回家。

小时候,除夕夜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别人家孩子压岁钱大概是三毛、五毛。我们家没有,压岁钱全凭自己挣!怎么挣呢?大年三十守夜,姊妹几个轮番给父母背古诗词,背过一首一分钱。每个人都能背二三百首,每次都是我背得最多,能拿到三四元压岁钱,这都是平时努力的结果。曾经有一阵,我想把所有的唐诗宋词都背会,父亲告诉我:全唐诗差不多快五万首,宋词也有两三万首。听后,我失去了信心。父亲鼓励说,能背多少背多少。

由于读书多,作文也写得好。从上初中起,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读,语文成了我最喜欢的课。高中时,有的作文甚至被老师拿到别的班里读,这极大地鼓舞了我,越发爱读书了。

工作后,业余时间也全部投入读书和写作中,在大小报刊上发表作品无数。弟妹们的收获也不小,作品也常见诸报刊。

因为爱读书加之喜欢英语,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个英语老师、当个作家,如今,理想也已经实现了,这得益于爱读书的习惯。读书,让我开阔视野,点亮人生,使生活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