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风过石门

来源:铜川日报

风过石门

郝维正

从照金出发,沿耀旬路北上,山势逶迤,起起伏伏的群峰一眼望不到头,车仿佛跌入了山的海洋。前行数十里,就到了号称“渭北第一峰”的旬邑县石门山。

石门山地处陕西省旬邑、淳化、耀州三县(区)邻接地域,位于子午岭南端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主峰海拔1888米,是子午岭山系的第一高峰,南望,中间隔着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与之遥相呼应的就是秦岭。

说来是第二次来拜谒石门山了,上一次是跟着“征峰户外”,人太多,路线固定,光顾着低头赶路,并没有留下多少深刻印象。这次重阳,与几位要好的朋友结伴来登石门山。

历史文明秦直道,金风玉露石门山。沿山路盘旋而上,山格外高,天格外蓝,只见软云舒卷,棉絮样挂在天边。远山起伏,一层接着一层,这天上的云和地上的山,依偎在一起,成了游人眼里的缠绵。落叶飘零,心里掠过“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来迟了的哀怨,但“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这眼里的片片红叶,还是让人忍不住欣喜和留恋。

突然,山间半空中矗立着的一扇天然形成的石门挡了去路,这是石门山森林公园的入口,石门山的名字也源于此。山门面朝南,高宽不一,数十米有余,薄雾萦绕,柔美而壮观。这里峰峦叠嶂,曲径通幽,林木茂盛,空气温润,山脉形似“九顶莲花”,有“山不盖土,水不归一”之说,兼鬼斧神工,群峰环绕之奇。石门山主峰东侧就是著名的石门关隘,此处是东、西两峰自然对峙而形成的关隘。

秋显然已深了,但头顶依然浓荫蔽日。远眺满山的红叶和苍松翠柏交织着,近观高树与秋花争妍斗奇,间杂一丛丛通体翠绿的茶条槭,好不热闹。抬头望去,不知名的藤蔓植物将一簇簇的红叶举在枝头,阳光下的红叶透明而闪亮。风吹过,红叶簌簌抖动,给这山、这树带来无尽的灵气。石门山上,约有四百多公顷的辽东栎,株株树龄过百年。辽东栎在渭北不算稀奇,但这样集中分布的古树群,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俯下身抚摸着这一株株古树,如抚摸着石门山百年岁月的沧桑。

不觉间已至山顶,透过密林向下望去,秦直道笔直向远处延伸,如一把利剑穿山越壑而过!只见两峰高耸险峻,在一处三面悬崖的尽头,一株高大的橡树下,苍松翠柏掩映着的一方石屋,是秦时的扶苏庙。小庙朴素简陋,无碑文介绍,只有一座低矮的塑像和大秦山河图、扶苏与蒙恬戍边图等。也许,史学家笔下的那个亲民的扶苏公子不愿显赫,死后想在这里遥望秦都咸阳,看山河起起落落,风云变幻。

据史书记载,始皇“焚书坑儒”,扶苏谏言,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上郡即现在的榆林绥德一带)。几年的塞外征战,让扶苏得以历练成长,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深受百姓的爱戴与推崇。扶苏为天下儒生请命,是其仁义;数次直言上谏,是其勇敢;戍边修固边防,是其实干;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据《史记·秦本纪》引《括地志》云:“尧门山俗名石门,在雍州三原县西北三十三里。上有路,其状若门。故老云尧凿山为门,因名之。”相传石门山是扶苏赐死处,“扶苏为人仁”,后人怜之,修墓立庙,敬为石门山神。

拾阶而上,古烽火台已被改造成五层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四周群山环绕,渭北的山不像陕北高原沟壑纵横,也不像秦岭山脉那样高大、陡峭。它起伏舒缓,相互依偎,像海水中鼓起的重重波浪。极目远眺,满眼碧波,风一吹,荡起层层涟漪。你看,红的枫、紫的栎、黄的杨、墨绿的松柏,给群山织起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挂毯。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是位多情的画家,把世间最美的颜色一股脑泼向了群山,绘就了眼前这幅色彩浓烈的油画。

行走在石门秦直道上,我极力搜寻着,想猎取些有意义的发现,可惜物换星移,历史的沧桑已淹没了那些鲜活的故事,身边除了草木掩映下通往目之所及的秦直道,只剩下风在耳边“呼呼”嘶鸣。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我曾注意到文献记载,当年修秦直道时直道和驰道是有绿化要求的:“隔三丈,植树一株”,只是现在想来树木的品种,或是杨柳、国槐……这说明在秦代就有了修筑道路的绿化要求,这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道路绿化工程吧。

秋意渐浓,落英满地,鸿雁南迁,但生命并未就此凋零。岁月的秋,既是轮回,也是开始。历史已经远去,眼前的一切或凿证如山,或云烟缥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才疏学浅,相信有朝一日,石门以及公子扶苏这一段历史一定会成为史海沉浮间,映照中华史册的一颗耀眼明珠。

风过石门,山依然雄伟,水依旧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