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故事”主题征文 | 借书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807072847762-78-4f06e.jpg

借书

薛梅

我生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时没有零食和玩具,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书是那个年代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最简单的途径。而我对书的渴望,源于初中时借了同桌一本世界名著《荆棘鸟》,如获珍宝将其捧回家,半夜趴在被窝里读了很久,仿佛陷入男女主人公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完全忘了置身何处。

后来,我开始在学校门口的小书屋里借书,记得那时押金是十块,一天租金三毛,而押金是我不吃早饭省下来的,我每天上午饿得肚子“咕咕”叫,还是强忍着把课上完。有一次上课时我拿出小说,忘我地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绿野仙踪里的幻境,仿佛我是另一个我,来自幻境的剥离,又好像两个对抗的“我”,一部分我留在了书中。当老师悄悄走近,我丝毫没有觉察,她站了很久,我才抬起头,又羞愧地低下头,她收走了书并让我下课去她办公室。

我在她的办公室门口徘徊了很久,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走进去,我感觉周身的空气都凝固了,窒息的压抑感包围着我。老师抬起头语重心长地说:“阅读是好事,但要以学习为重,在认真听讲、完成作业的情况下,阅读一本好书是最大的收益,书是良师益友,所以,我不批评打击你的阅读积极性,但希望不是在课堂上。”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谢谢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当老师把书递给我,我飞快跑出办公室,那一刻仿佛长出了翅膀。

记得有一年,我们从老家搬到小镇的楼房里。我们把家具、日常用的锅碗瓢盆搬上车,母亲整理旧衣服、旧摆件和缝纫机,他喊来了一位收废品的老人,把祖母留下的大水缸、旧物件、旧报纸和一些零散物件都卖了,最后她指向一捆书,示意老人家过秤。我跑上前护着那捆书,那是我初中和髙中省吃俭用买下的书,有时,为了买书甚至放弃了女孩子最喜欢的蝴蝶结和白裙子,我是宿舍里最寒酸的人,我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母亲听完我的哭诉摆了摆手,示意收废品的老人走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一本本泛黄的书页带着岁月的印记。

成年后,阅读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知道“我”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读书可以让一个女孩开阔眼界,让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参加工作后,我所读的每一本书也时时鞭策我、纠正我,做人做事要像一棵竹、一株莲,以清白示人间,也像范公在清白泉牌匾上的题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我为人父母后,也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教育子女,去影响下一代,并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阅读的同时,在写作路上越走越远,书是我的灵魂伴侣,也是我宣泄情绪的出口和描绘一切美好事物的导师,每当我迷茫、困惑,有解不开的人生难题时,它总是劝导我、鼓励我,也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柜,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写字桌,而这个愿望也在我的努力下实现了。今年8月,我们搬进了新房子,也有了一间神往已久的书屋,它虽然很小,小得只能容纳我一个,但我沉醉其中。泰戈尔说过:“请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会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会知道谁会借你的善良走出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会知道谁会借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会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而相信自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