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想教育的大事 做教育的小事

来源:铜川日报

想教育的大事 做教育的小事

——基于数学学科“步行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梁婷婷

近日参与各级各类听评课、专题讲座,“一流基础教育、高质量、好课堂、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等词高频在脑海浮现。我想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哪类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个人效率、团队效益”即摆脱以时长、量足的低层次重复实现的相对高质量。今天我想以数学学科“步行作业”实践的小切口分享如何实现作业的高质量?

一、提倡数学思维的可视化

步行作业通俗来说就是与书本对话时学会批注,即一读一批注、一步一思考、一行一表达,专业来讲就是把数学眼光的观察(输入)、数学思维的思考(加工)、数学语言的表达(输出)有效随机切换,在可变的问题解决中表达思考过程、留下思路痕迹。

二、减少作业布置的随意式

站在单元统整的视角细化学时作业、优化复习作业、亮化拓展作业。在作业的选用上从随意走向严谨、在作业的设计上从割裂走向整合、在作业的评价上从判断走向增值,真正实现学时课定步设计作业以基础性定标练习为主、整合课同步设计作业以迁移性变式练习为主、拓展课跨步设计作业以发展性分层练习为主。

三、实施学生批阅的有效性

打破常规学生考、教师批。学生借助阅卷平台一道题集体批、利用搭档合作一张卷互相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与“错误”零距离接触,使识错、辩错、纠错一体化,不再是老师使出洪荒之力讲试卷、学生被动浅显接受。

作业是巩固环节的手段,而复习课、后复习课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必要环节。复习课、后复习课的作业更应该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复习课就是单元整合课,以数学学科为例通俗来讲就是单元统整下的一个个知识点的变式训练。后复习课就是考试或检测后的调试、修正,落脚点就是基于教师教学之后的策略优化、教学内容之后的方法内化、儿童认知之后的思维活化,将监测中的堵点在后复习课中打通。

“一流基础教育”的实现就是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的过程,想教育的大事、做教育的小事。干任何事情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跟上,改变一个学校从改变课堂开始,课堂变了,教育的效果才会变。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从业、敬业、乐业、专业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让我们通过学思践行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小切口,在实践中不断明晰高质量路径,在行动中靠近高质量目标。

(作者系铜川市新区鱼池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