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希望的田野 历史的回望

来源:铜川日报

希望的田野 历史的回望

——读张德民长篇小说《希望的田野》

陈继清

近来,有幸阅读了张德民同志的长篇小说《希望的田野》,书中一幕幕生产队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一位位略感熟悉的人物,一句句熟悉的乡音,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岁月,回到了记忆中的家乡。这是一部倾注作者心血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优秀作品。

是农村改革开放前的时代缩影

该小说全面反映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柳庄村大队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柳庄大队地处渭北旱塬,峁塬相间,沟壑纵横,是周围比较大的村子。村民们在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玉朋和大队长邓来栓的带领下,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种植粮食、烤烟、苹果等,生产生活走在了全公社前头。即便这样,每年交完公粮,分到各家的粮食也非常有限,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到了春上,好些人家就闹粮荒,饿肚子,连苞谷糊汤、糜子馍、高粱馍都吃不上了。柳庄四队的二狗、霸虎等是大家不敢惹的“冒尖”户。揭不开锅了,成天找队长明旺要粮食,要不下就赶饭点到队长家盛饭吃。

村民饿肚子,柳庄的干部就苦苦寻找出路。他们按照上级要求,一方面千方百计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以期提高粮食产量。全大队酷暑严寒里,垒埝、平地从来就没有停过,后来又发展烤烟、苹果等经济作物。同时,大队不断探索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办法,加强生产队的领导力量,把4个生产队调整为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又分为几个小组。柳庄是个普通的村子,但它的每一步都是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塑造了一群丰满生动的农民形象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激情燃烧的时代。柳庄村的党员干部满腔热情地拥护和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努力为国家多打粮食,战天斗地,争当上游。小说人物李玉朋、邓来栓、孙永新等是农村党员干部典型代表,在他们的带动下,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小说中李玉香、田文博、德红等一批骨干社员,扛起了生产重任,任劳任怨。鬼难缠、二狗、刘大柱等少数思想落后的人也慢慢有了转变。他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粮食生产、农田基建、通电、通水等各项工作顺利落实。

作者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命运有着深刻洞察,对小说人物刻画游刃有余。李有来的老婆春燕因怀疑嫂子偷了她家一只下蛋母鸡,经常“看猪骂狗”,亲兄弟像仇人。大哥李有发两口子年纪大,腿脚不便,面对在院子挖通水管道渠的任务犯了难,想让弟弟帮忙却难以张口。大队书记李玉朋来到春燕家,采取先软后硬的办法劝导春燕,虽有波折,但兄弟两家终于在饮水工程中和好如初。

柳庄人和全社会一样,都在和自己的私心斗争着,不断纯净着自己的心灵。新川和来全是一队记工员,记工分弄虚作假,被正直的田文博发现,三个人把矛盾摆到大队长邓来栓面前。邓来栓对来全和新川一阵痛斥:“对你们这样的人和事将坚决斗争并彻底加以肃清。”来全和新川被吓得脸色苍白,承认了错误。来全的老婆爱梅是个明白人:“娃他爹……人过留名,树长留影,人的名声要紧,你那怂毛病到哪儿都吃不开……你要是再胡闹,我在人前也没面子,我也不跟你受这份罪了……”这个故事中,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形象跃然纸上。

拥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

这部39万字的乡土题材长篇小说,有着较高的语言艺术成就。语言自然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字里行间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渭北乡土气息。这与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民间方言土语有关。这些土话的运用信手拈来,没有半点牵强附会之感。方言土语是当地老百姓经过千百年锤炼出的语言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所以为作品增添了诸多亮色,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中的方言土语主要表现在歇后语、俗语、比喻句等方面。书中的歇后语,讽刺味浓,说服力强,称得上是语言中的匕首。在俗语、比喻句方面,有的生动传神,诙谐有趣,有的发人深思,教人良善。如“添个驴屎蛋,重量减一半”“闲事少管,免得酸鼻子酸眼”“一辈子不剃头,永远是个长毛子”等。从另一方面讲,小说中大量的方言土语也起到了志书的记载作用,传承发展了当地民间语言,丰富了民族语言宝库。

小说《希望的田野》,让人们对那个年代有了一个真实深刻的了解,这是作者作为一个农民作家的良知。小说用艺术化的手法,把生产队时代农村各类人物形象、各种复杂的思想变化、矛盾冲突,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还社会发展的本来面目,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遵循“要生动,要精彩,要叫人不得不向下看”的要求,所以才创作出了这样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农村乡土题材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