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由捉蟋蟀想到

来源:铜川日报

由捉蟋蟀想到

周乘涛

暑假里的几天,我陪着儿子捉蟋蟀,看着儿子由最初的恐惧、害怕,到后来的驾轻就熟,手到擒来,这一过程,让我想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两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最初捉蟋蟀的想法是由我提出的。我看到蹦跳的蟋蟀便想锻炼儿子的胆量,鼓励他大胆去捉。怎样去捉呢?我想的很简单,就如同狮子教后代捕食猎物一般,我先做个示范:蹑手蹑脚地走到蟋蟀身边,伸手一扣,再将蟋蟀捏到手中,我想这是很简单的小事,三两下应该就能学会。接着就怂恿儿子去捉,看到儿子畏畏缩缩的样子,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半大的小伙子,竟然会怕一只虫子,真是可笑,于是便去批评、讽刺儿子,在我心里就给儿子贴上了“胆小”“懦弱”“没有男子汉气概”等标签,再看到儿子去捉蟋蟀,自觉地联想到这是一个胆小、畏缩的孩子,自己无意间就会在语气中将想法体现出来。敏感的儿子感受到了批评,捉蟋蟀的热情明显不高了。

后来儿子去捉蟋蟀,是因为他要给“囚禁”在盒子里的螳螂喂食,自然就多了几分主动。院子里的三个小朋友一道,还带上了一个小工具——半个饮料瓶,方便扣住蟋蟀。“僧多肉少”的情况下,孩子们发现了“猎物”都会争着去捕捉。当他们遇到较大的蟋蟀时,自然会借助瓶子去捕捉蟋蟀。儿子和小伙伴一起,很快学会了捉蟋蟀。

回顾前后两次捉蟋蟀的经过,我发现捉蟋蟀的过程和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是如此的相似。

首先,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回想自己的课堂,学习的目标是由教师提出的,都是教师主观意志的体现,学生没有多少主动性和发言权,学习兴趣当然是大打折扣。尽管课堂上想尽办法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甚至做示范,但是参与的学生仍然不多。这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已有的经验,缺少了必要的知识衔接和过渡,让学生陷入了学习困境。就以捉蟋蟀为例,我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来教儿子捉蟋蟀。我从小生活在乡下,蟋蟀是农村田间地头的常见之物,这种小东西活跃在自家院子,从小就很熟悉。而儿子生活在水泥丛林,接触机会很少,也就少了许多了解,面对不了解的东西,自然就有恐惧和排斥。如果教师改变策略,引入一定的真实情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就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学习课本中“通知”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结合开学“班干部通知全体同学准备必要的学习用品”这一事项,就会有很强的生活味道,学生会产生很强的代入感,明白这是我的生活需要,自然愿意去钻研。

其次,学习中引入小组合作,会提高学习效率。高效率的学习要有安全、放松的学习环境。小组学习的介入很好地实现了这个效果。同一个学习小组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他们会在学习中产生一定的竞争,而能力强的学生先行掌握了知识,就会起到示范作用,稍弱的学生就会自觉去模仿,去借鉴,合作学习,从而整体提升学习效率。以第二次捉蟋蟀为例,小伙伴一起去捉蟋蟀尽管还是会害怕,但是三个小孩围着一个蟋蟀,都在暗自盘算,不抓紧出手就没有机会了,在竞争中儿子相比前几次主动了许多。另外,胆大的孩子直接用手捉蟋蟀,也刺激了儿子,让他产生了心理比照,促使他很快克服心理恐惧,敢于动手捕捉。

当学习遇到困境时,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学习支架,以构建学生的学习框架,从而减少他们的畏惧心理。以语文学习中的“复述”这一语文要素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首先概括主要内容,然后画出路线图,接着列表格,最后列出时间、地点、事件等细节。通过这样的学习支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学习方法。学习支架就像孩子们手中捕捉蟋蟀时所用的半个瓶子,它是一个工具,帮助他们最终摆脱对工具的依赖。当学生遇到学习困境时,我们应该多搭建合理的学习支架,降低学习难度。这样的学习支架不仅可以提供学习的结构和指导,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在陪孩子捉蟋蟀时懂得了,获取知识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

(作者系耀州区锦阳新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