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新闻 | “小院子”展示“大文化”

来源:铜川日报

“小院子”展示“大文化”

本报记者 张创摄影报道

20231119081345924-42-e567e.JPG_scale.jpg

一场精彩的戏曲演绎正在爱英戏曲文化小院进行

20231119081400533-20-7eb6b.JPG_scale.jpg

钩织布艺非遗传承人魏小粉的小院吸引了一大批学习钩织技艺的爱好者,她甚至把课堂开进了网络直播和学校课堂。

20231119081344012-84-8215a.JPG_scale.jpg

“能人”梁平均在他的军台岭书画社。

20231119081345470-62-de2c8.JPG_scale.jpg

秦绣技艺传承人王丽丽和她的秦绣小院。

20231119081345807-50-1d77f.JPG_scale.jpg

①梁家塬跑马传习所跑马文化传承人冯万良和他的老伙计们正在交流。

20231119081345735-32-200f7.JPG_scale.jpg

②巧兮根雕文化小院内,负责人吴保兴正在向根雕爱好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20231119081402112-64-38bd8.JPG_scale.jpg

③小丘农耕文化小院创办人杨维耀向记者介绍农耕社会中油坊的工作流程。

“富平、白水的都跑来我家唱戏了!”

农村妇女郗爱英一开始或许也没有料到。最多的时候,一天有80余人聚集在这个小院吹拉弹唱,超高的人气和火热的氛围让这里成为毗邻地区戏迷聚集地。位于印台区广阳镇任家塬村的爱英戏曲文化小院究竟有何魔力?

作为市级第四批文化小院,爱英戏曲文化小院其实已经在戏迷中火了很久。正所谓:任家塬一个点,带动周围一大片。“我爱热闹”,是郗爱英给出的答案,争取让每个来的人都能上去唱一唱,郗爱英的热情好客让戏迷们对这里流连忘返。

“你往最高处走。”

军台岭书画社创办者梁平均在电话中给记者指路,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位于军台岭村的最高处。喜好书法、绘画,甚至还懂得刻印章,梁平均是一个能人。

一支圆珠笔,一张宣纸就足以构成梁平均作画的要件,创作主题就地取材,还原他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军台岭战斗纪念碑、房屋民居、花草树木都被他用黑色的线条勾勒在纸上。

“我还喜欢刻章”,梁平均说着就把自己刻的一堆章子摆在了书桌上,每一件都是他的精雕细琢:祖国万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这些词汇都被他用章子印在了纸条上,展示给来到小院的人。

建设文化小院,是铜川市推进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举措。通过盘活利用文化中心户自家庭院或集体公用房设施资源,围绕主题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展示空间和民俗活动空间。

钩织布艺非遗传承人魏小粉是个勤劳且时髦的人,早上七点多就起来在快手上做直播教学,在网上就培养着100多位“徒弟”。因为手艺好还能讲课,魏小粉被铜川新区三所学校聘为兼职教师,一周上五节课为学生们传授钩织技艺。

“计划今年做10场公益培训,把钩织这项非遗传承得更广一些。”魏小粉提出自己的想法。2022年2月,魏小粉参与制作、一针一线钩出来的手工月季花曾作为颁奖花束登上北京冬奥会的舞台,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和动力。

于闹市中寻静谧,择技艺而代代传。在耀州火车西站附近藏着一个秦绣小院,创办人王丽丽是耀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其母亲冯华荣是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王丽丽也拿起针线爱上了刺绣。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秦绣这项传统非遗文化,王丽丽对自己的小院进行了大改造。经过一年时间的加固、修整、装扮,如今的小院古香古色,环境优雅,艺术荟萃。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学校的学子们慕名而来,在这里体味非遗时光。

围绕传统工艺、民间艺术、节庆民俗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小院,形成展示或传承的服务空间,是铜川打造文化小院的主要方向。遵行凸显“一院一品”,展现形式多样,有明确的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打造要求,“小院子”成了“强载体”,展示出“大文化”。

随着第四批12个文化小院的验收通过,如今铜川全市累计建成市级文化小院40个。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