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三个维度

来源:铜川日报

《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三个维度

王林川

整本书阅读是体现新一轮课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体现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该书被列入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推荐目录,体现了该书作为教材的教育价值。该书第一部的写作在铜川市陈家山煤矿完成,第三部以铜川市王石凹鸭口煤矿为创作原型及场景,展示了主人翁孙少平的矿工生活,体现了铜川的城市文化精神。铜川与煤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铜川因为煤城的崛起移居铜川而形成的煤矿子弟的第三代、第四代比比皆是。

所以,铜川市的中学生,在完成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时,有必要选择《平凡的世界》作为当代文学及作家研讨的重要对象,这是学生参与当代文化的有效途径。

除了通行的整本书阅读一般方法之外,结合中学教学的具体学情,以及铜川的具体实际,《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还可以有以下值得探索的阅读维度。

首先,与小说评论写作相结合的维度。上一轮课改体系中,高二年级的语文选修课程,开设《外国小说鉴赏》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以世界著名小说为例,分八个大单元,以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大概念,结构化文章编排,介绍最新的小说理论,用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锻炼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课程设计已经体现课改实践过程中的大单元大概念大综合的理念。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丰富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对比阅读、群文阅读、主题联读等教学方法,形成了课堂教学新形式的多种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外国小说鉴赏》作为成熟的课程,在高二、高三学段,仍然可以作为选修课,这对提升文学鉴赏和评价能力有重要的教学功能。

《平凡的世界》作为三卷本的长篇小说,为小说评论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素材。站在学以致用的立场上,课堂上所学习过的文学理论和知识,不只是用来解读外国作品的,它应该是小说鉴赏的通用工具。教材扩展的维度,犹如一座巨大的矿山,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习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理论工具,在这座丰富的矿山上继续找一个角度去发掘。可以收到两个效果,一个是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深度认知,另一个就是对自己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作品的研读与评论的写作相结合,这也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训练方向。

其次,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相结合的维度。部编版新教材,把《乡土中国》列为必读必教的课程。《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的巨大变革。运用《乡土中国》的社会学理论,观察双水村的农村现状,可以实现的是两本书的联合阅读。《乡土中国》提供理论工具,《平凡的世界》提供可以观察的对象。这样的研讨、阅读、写作,既是对《乡土中国》理论的综合运用,又是对《平凡的世界》的深度解读,创新了研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新方式。

最后,《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相结合的维度。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自从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发表以后,矿山文化和路遥的逸闻轶事已经是铜川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铜川现代城市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体现。铜川已步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王石凹矿山工业遗址的建成和鸭口矿的路遥纪念馆,也已经成为铜川重要的文化名片,是重要的家乡文化研学基地。正是这些文化现象、遗迹及元素的存在,对于铜川的中学生来讲,选择《平凡的世界》开展整本书阅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了解家乡的文化,主要是熟悉家乡的历史故事,熟悉家乡的风物人情,结合对博物馆、传统民居、文化遗址的研学活动,开展以人物访谈和调查研究两项重要的语文活动来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以“读路遥,访矿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去落实调查和访谈的任务群目标,是落实学生综合素养的有趣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自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激发阅读热情的同时,也带动了写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作为特色选修课程来开发,也是具备立德树人意义的教育行为。铜川众多的矿山遗址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可以成为落实新课标、助力“三个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系铜川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