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522074926072-11-21939.png

今年以来,市质强委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全省、全市“三个年”活动要求,坚持把全面提升质量水平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战略性抓手,质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释放出了更多的“质量红利”,全社会的“质量获得感”更加充实。

组织领导持续增强。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统筹协调。市质强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质量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市质强委全体会议,制定印发年度《质量强市(管理)工作要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推进重点质量工作向纵深发展。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实际,修订了《铜川市质量强市工作推进委员会组成名单和工作规则》,明确了各区县政府、市质强委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为质量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目标考核。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做好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及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问效工作。从2017年开始,每年组织对区县政府的质量考核工作,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全市质量工作形成了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中有指导、有协调,年终有检查、有考评的协调一致、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质量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市质强委围绕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四大质量,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以食品、农产品、工业产品为重点,持续推进质量提升。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工业产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市1769名干部包保6374家生产经营企业三季度包保完成率100%。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持续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推动产品质量技术帮扶与监督抽查、现场检查等产品质量监管手段有效贯通,组织43名行业领域技术专家深入企业,“一企一策”精准识别产品质量风险,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截至目前,已帮扶企业57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隐患70余项,提出质量改进建议70余条。持续增加优质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业供给。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惠企服务活动,构建覆盖质量、品牌、标准、认证等要素的质量服务体系。依托“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非遗文化特色街区铜川花月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周边省市游客,“唱红歌·庆国庆”“拜月大典”“嫦娥奔月”“火凤凰表演”等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亮相。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按照“六统一”标准建成具有铜川特色的孙思邈中医堂208家,在陕西省率先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中医药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不断推动工程质量提升。组织举办了2023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暨文明施工观摩活动,创建了3个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开展住建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深化环境质量精准管理,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都有所降低,1月至9月,铜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9天,位居关中五市前列。

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坚持以质量铸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积极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进一步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强化品牌培育。开辟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绿色通道”,推行市场主体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申请同步受理,为80余家企业提供商标申请指导服务。开展质量培训进企业、知识产权入园惠企等活动,深入2家园区开展培训6次,服务企业50余家,培育“铜川老字号”11家,“陕西老字号”2家,4家企业荣获陕菜“品牌店”“示范店”称号,推荐1家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强化品牌激励。争取奖补资金80万元,用于支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争取专利转化项目。强化品牌推介。组织开展铜川质量奖评选活动,积极筹建“铜川市商标品牌指导站”项目。获批3个省级专利转化项目,19户企业列入省级贯标计划,29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立项。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坚实。扎实开展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引导各类质量要素沿链聚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积极推动地方标准立项。截至目前,共申报《樱桃园梨小食心虫生态防控技术规范》等9项市级地方标准。强化计量监管。贯彻落实《国家计量发展规划》,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我市目前共建立计量标准76项,检定计量器具3.3万多台件,全市220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持续规范提升县乡监测检测能力。市级检测机构及3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分别实施了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成区县级、市级实验室4个,全市已完成29个标准化乡镇监管站建设。开展质量技术设施“一站式”服务。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为延伸,支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助推我市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市质强委各成员单位全面履行质量监管职责,既突出了问题导向“保底线”,又强化激励引导“提高线”,有力地推动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促进质量强市建设。持续开展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以推进生产和销售单位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通过企业自查、质量安全隐患现场排查等方式,聚焦问题多发和高风险领域,注重从监督抽查、认证监管等日常监管中发现和反馈风险隐患信息,实现动态监测。市质强委各成员单位共检查各类市场主体6348个次,发现隐患463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扩大产品抽查覆盖面,突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汽油、柴油、化肥、消防水带、电动自行车等热点产品的抽查,共抽检2603批次,不合格51批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问题及不合格线索,第一时间启动后处置程序,严格依法依规做好处置工作。今年以来,共计完成省、市处置工作68件。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市公安局立案侦办假冒伪劣案件6起,破案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打掉犯罪团伙2个,铲除窝点1个,涉案价值5000余万元。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立案查处20起,结案12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等专项行动,行政处罚26件,罚款金额258.3万元,查封1件。市卫健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督查,发现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问题13个,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4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市市场监管局查办各类违法案件221件,案值104.35万余元,罚、没收金额108万余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受理3551件,办结3121件,办结率87.89%,挽回经济损失42.02万元。通过案件查办,有力地震慑了相关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记者 董唯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