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铜川 | 一碗油泼扯面

来源:铜川日报

一碗油泼扯面

郭青

“八百里秦川豪情激扬,三千万老陕高吼秦腔,咥一碗扯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囔……”一提吃面,不由自主就会想起这几句话。

在其他地方,面食就只是普通食物而已,而在我们家乡关中地区,面分为好多种。如:扯面、软面、韭叶、细面等,这也只是以面条形状称呼,口味也有好多讲究如:干拌、油泼、炸酱等。

陕西油泼扯面,面长不断,光滑筋韧,酸辣味美,热油浇在面上的那一刻,辣椒的香气交杂着蒜香和小葱的清香,香气四溢,浅尝一口,那就是浓浓的陕西味道。

扯面的形状,有拉拽宽厚如腰带的大宽长面,俗称“biangbiang面”;有细薄似韭叶的二宽面;有细如银针的龙须面;有粗得如筷子的箸头面;有三棱形似宝剑的剑刃面;有拽成短节的“空心面”。

“南来的、北往的、马来西亚、香港的;搬砖的、砌墙的,叼着纸烟胡盯的,各位乡党吃啥,里面坐。”远远就听到了老板娘揽客的“招牌口头禅”。本来不饿的人,听了老板娘的招揽,稍微一犹豫,就被老板娘拉进店里去了。“大兄弟,外面这么热的天,看你汗都流下来了,吃不吃无所谓,哪怕进来吹会空调,打个尖、喝口水,跟大姐谝哈也行,不吃也行!出门在外都不容易。”短短数语,使得人一下子有种不吃都不好意思的感觉,只能抱着试一下的态度,跟着老板娘入店。

映入眼帘的是不大的空间,摆放了几张大桌子,墙角边放置了两个空调,不停歇地输送着冷风,瞬间,与外面的酷暑难耐形成鲜明对比,不远处老板一边和面,一边用自己的经历说教着,看似普通一碗扯面,只要经历了从面粉到和面,醒面,拉开被扯开,再放锅里被开水煮熟,打捞放入印着青花瓷的大老碗中,已完成了大部分工序,剩下的就是在面上放两片大青菜,倒入少许胡椒粉、辣子面、蒜、葱花等,半勺滚烫热油浇到面上——滋啦一声,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十足的油泼面就完工了。

热气氤氲的案台前,雪白的面粉,在盐水的滋润下,随着老板手的搅拌,逐渐变成面,成团。老板将面搓成小剂子,然后用保鲜膜盖起来。时间打磨岁月,也让面条在沉寂中凝练,两三个小时之后这个面就可以扯了。

将面剂子用手压扁,擀成手掌宽的面片,然后在中间用小擀杖横压两道痕,两手拽住面的两头,平列起来抻着扯,再撑一撑。随着两只胳膊的徐徐展开,那面条就像一条白蛇,不停地忽闪着身子上下摆动,越伸越长。老板像抖空竹似的双手舞动着,一边扯一边将面在案板上弹一下,就像农人甩在空中的鞭子那样啪啪有力。随着悦耳响亮的声音,面条越来越薄,越来越亮,原本不到手掌长的面片竟被扯成了近一米长的面条。最后掐掉两端较厚的面头,将面条顺着擀杖压的那两道痕一撕,宽面条变成了三条窄面条,再从中拦腰掐断,随手投入旁边的开水锅。

店内的食客都在吃一种宽而白的面,边吃边就蒜,上个扯面再来瓶冰镇果啤,要是不冰我可喝了不付钱,此话一出,引得众人笑了起来。没等果啤喝完,老板娘就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泼扯面端了上来,味道不合适的话,盐,酱油,辣子,醋桌上放着,自己按照喜好可再添加。

眼前的扯面看的人心里早被勾起了饿意,越看越饿,吃之前模仿其他食客一样,剥几瓣蒜,老话说得好,吃面不就蒜,香味少一半,当然不能少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汤,汤配着面边吃边听食客跟老板闲聊,这小日子一下过得赛过神仙了。

假如,生活是一缕乱麻,各种房贷、车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一定要像店家跟你端上的那碗油泼扯面一样,要能撑得住,也能扯的开,更不能断,必需笑对人生,坚强从容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