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不负期许 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和陕西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507080753153-33-724c4.jpg

不负期许 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和陕西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徐国玺

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并听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7月29日,在返京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陕西省汉中市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让广大党员干部备受鼓舞。连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不负期许,埋头苦干、砥砺前行,努力把总书记为陕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鑫说:“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提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以建设‘科创转化高地’为主线,全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和省级农高区创建,全力建设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和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围绕能源资源、先进制造、战略新兴等产业加快科技力量布局,实现产业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双向发力,有效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入融合,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陕西汉中考察时再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强调和指示,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说,“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组织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我市‘一示范四高地’奋斗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实施生态强基战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进一步强化执法和监督帮扶,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不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铜川新画卷。”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当前,铜川非遗工作在阵地建设、项目认定、保护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项目最近登上了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展示了铜川非遗的魅力,也更加激发了铜川非遗人的信心和干劲。”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井小溪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着重在非遗项目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引导铜川非遗通过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非遗力量。”

古蜀道上,翠云廊中,千年古柏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追求,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态智慧。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

古树名木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具有难以再生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在宜君县,1300余岁树龄的玄奘手植娑罗树如今已枝繁叶茂、秀盖玉华。

宜君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田冬梅表示:“作为一个古树名木基层保护单位,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古树名木保护与生态建设相融合,通过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以玄奘手植娑罗树的古树文化为例挖掘古树名木故事,加大古树保护宣传力度,强化古树保护措施。对县内特级古树28株,一级古树58株,二级古树77株,三级古树125株共288株古树名木全部进行挂牌保护、名录登记管理、排查、抢救复壮等工作,切实把古树名木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

谆谆嘱托,饱含深深期许;殷殷期盼,指明工作方向。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昂扬斗志、笃行实干,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铜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