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日报社全媒体主题采访 · 走进王益 | 企业追“光”而行 铜川制造焕新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614082118223-35-49d2f.jpg


企业追“光”而行 铜川制造焕新

本报记者 杨佳

20230614083555780-68-6ea72.jpg_scale.jpg

在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仔细观察着仪器顶端的信号灯和操作面板。

城市夜幕下,LED灯光秀璀璨耀眼,带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大屏幕背后,是无数组巴掌大小的专业模块,要使每组模块上的LED光源正常作用,还需要一个核心,那就是LED芯片。

LED芯片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这样的芯片是如何生产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车间生产线上,固晶、点胶、分光、封测等工艺流程分层运转,多台精密仪器整齐列阵、开足马力,却几乎听不到轰鸣的嘈杂声。零星几位身着整齐工服的工人来回巡视,仔细观察着仪器顶端的信号灯和操作面板。在他们手里,一卷卷LED灯珠卷盘印上“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称,发往全国各地。

将无尘服、无尘鞋、口罩、手套穿戴整齐,记者“全副武装”,经过风淋除尘、消毒等程序后进入封装车间。透过贴片机机身,顶端的针头好似走线的缝纫机,不断上下“敲打”,一个个灯珠如同精致的工艺品,精确地镶嵌在模块上。

芯片镶嵌在模块上后,全自动化机器再将线路一一焊接。只有指尖般大小的芯片肉眼难辨,却能链接16根线路。“单台固晶机一小时就能生产4万颗芯片,目前一共拥有固晶机19台,后续我们还将继续扩大产能。”不仅精准,而且高效,智能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

该公司总经理宋鹏说:“人的头发直径大概在0.06毫米,芯片焊接线路却只有0.02毫米。”微米之差游刃有余,产品精度,更是科技强度。企业奔跑在追“光”路上,如同“绣花”一般,在方寸之间向“专”而行、向“高”而攀。目前,该公司围绕LED芯片、封装及应用等领域,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26项。

通过封装测试后,一颗颗塑封好的芯片被“扣”在载带上。这样的一盘,上面的芯片就有1万颗。“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现已有3千万订单,正在全力投入生产。”宋鹏介绍。

据了解,陕西希芯至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为年产10亿支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内容为先进半导体芯片封装、器件封装、电子大功率芯片封装、功率器件封装、LED封装、射频芯片封装,拥有20条生产线设备及配套软件设施。二期为年产36万片肖特基大功率6寸晶圆生产线项目,计划增购300台机器设备,主要进行芯片背面金属化工作。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2亿元,增加就业100人。

追“光”路上,必须争分夺秒。“2022年7月,该公司首次来到王益区考察,并有良好合作意向。2022年8月1日,企业拿到营业执照。2023年4月,企业开始试生产。争分夺秒,就是要让好项目早投产早达效。”王益区经开区副主任胡红恩说。

“大到规划设计、车间装修、人员招聘,小到我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政府对我们很热心、也很上心。这种认真做事的态度与我们企业不谋而合。”宋鹏说。

不到半年的建设过程中,王益区政府从项目落地洽谈,到厂房租赁、业务办理,全程做好企业金牌“店小二”,让企业“拎包入住”。宋鹏十分干脆地评价:“一个字,快。”

力之所及,快之所以,筑“良巢”才能引“凤栖”。王益区用心用情用力为好项目、好企业搭建平台,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大发展、大提升这一目标,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5亿元,招引项目103个,涉及金额68.97亿元,为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高质量项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