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心里的她

来源:铜川日报

心里的她

赵雪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那个场景有些奇妙。

她蹦蹦跳跳跑到我面前,仰着头问我:“你是我们的新老师吗?”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她继续问我:“你是我们新的数学老师吗?是吗?”

她的追问引起其他孩子的好奇,他们围在我身边,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的,原来小学生是这样的,与我当中学班主任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挺奇妙。

小小的一个女生,竟一点不怯生,小手不停地举了又举,小嘴干脆利落地回答我的问题,神采奕奕的面部表情能拍下一连串表情包,课堂参与度高到让我欣喜,这样上课积极主动的小女生任何老师都会喜欢的!

然而,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也会失真。没多久,我的课堂上就“看不到”她了,她低着头,心不在焉地摆弄着手上的笔,时而涂涂画画,时而拨弄手指,时而左顾右盼。她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我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站起来完全不知道要答什么,抬头看看我,头又低了下去。

随之而来的就是她的座位问题。因为课堂上她总是往后转,伺机找旁边的同学说话,影响周围同学听课,惹得同学们很是不满。我私下找她谈话,给她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她听完后立刻保证,回去一定好好听课,不影响他人。结果回到教室没出两节课,就又恢复常态。

不得已,我直接让她坐在第一排,给她一个警告,同时让她更受约束。谁曾想,走神、小动作、说话一个都没少,更招同学们埋怨了。我又给她找了一个纪律比较好的小组,结果没过两天她跟旁边的男生在课堂上发生口角,起了冲突,小组长像逮着机会似的一直向我抱怨。

再往后看才知道座位的问题还只是小问题。

“老师,某某在过道里跟别人打闹把我推到墙上……”

“老师,某某在过道里来回跑,我说她,她还不听……”

“老师,某某跟胡同学打起来了……”

“老师,老师……”

听到诸如此类的问题频率太高了,埋怨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这些事情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天,我把她请到身边,我问她,“别的女生课间都是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的,为什么不见你参与进去?”她抬头看了下我,低着头不吭声,我又追问了一句,她很小声地说:“她们都不太愿意跟我玩”。我又问道,“你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她停了一会说:“没有,她们都不喜欢我”。听到这里,我突然内心一股酸涩,她这个年纪就应该和好朋友一起开开心心的玩,不该有这样的烦恼。

我们谈了很久,从她的学习、纪律,与同学的相处,最喜欢的科目,最终找到了她的痛点——奶奶。为了照顾她,虽已花甲之年却依然打工挣钱的奶奶是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谈到奶奶,她的眼眶溢满泪花,她的自卑、自责、自省在这一瞬,让我看到了希望。

我懂她的秘密,我不再吝啬赞美她的话语。课堂上,无论她答对的是多么基础的问题,我都会找机会把表扬的话送给她。只要是她认真书写出来的作业,我就会努力夸她。学习上,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我也会给她鼓励,我觉得她会越来越好的。

我开始一分为二地对待她。因为就算缺点再多,细心观察,也是能发现优点的。比如,发作业、擦黑板是每天值日生的工作,但是她时常主动出来帮忙发作业,帮忙擦黑板,非常热心。美术课上的她也是很认真的。

对于她,我的声音变小了。我不想让同学们感觉到她总是被批评,这样会加深她在同学们心目中不好的印象。我们俩私下说话的机会变多了,对她的教育引导,都是在我俩之间进行,虽然话题还是会重复,但我总认为,有那么一刻她会明白的。

在我心里,我坚信她会越来越好。作业虽然时常要督促,偶尔也会出现“忘带”作业的情况,书写也是随心而走,时而整齐、时而潦草,所以作业上需要我一直督促着,我对她的要求就是独立完成能力范围内的习题。纪律方面也要时刻关注着,教育、鞭策、鼓励都不能少。  

因为她的表现越来越好,同学们自发地给她掌声,我让同学们向她学习,周围同学也慢慢接受了她。今天的她,已经开始走向了我心里的那个优秀的她。

(作者系锦绣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