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解读叶广芩小说《黑鱼千岁》

来源:铜川日报

解读叶广芩小说《黑鱼千岁》

杜静

当代生态哲学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人类的文化危机,人类主宰地位的危机、人类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危机,要从根源上消除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下的生存方式,向生态中心主义生存范式转变。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人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人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在这种世界观看来,只有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存在物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它们被排除在人类伦理关怀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之外。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人类中心主义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生态哲学的领域也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分野。

在叶广芩的小说《黑鱼千岁》中,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儒”。他的名字就是一个作家意味深长的选择,“儒”是中华文化中标志性的字眼。

“他对猎取野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山坡上有嘎嘎鸡,竹林里有竹鼠,粪圈里有獾,麦田里有兔,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只要被他发现了,他绝不放过”。儒虽然逮野生动物的本领很强,但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错误,以自我为中心,他骨子里面流的是猎人的血,他看到搏熊馆这样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哈巴狗,觉得是羞先人,因为在儒的意识中,哈巴狗卑躬屈膝地向人们讨好,他看不下去。他逮住个麻雀,直接烤了吃,嘴上手上全是油,细小的骨头在他嘴里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很脆。在这里人和动物的关系俨然成了吃和被吃,人类成了自然界的主宰。

在渭河边上,儒凭借着他猎人的职业敏感,发现了黑鱼。“儒看到了鱼的眼睛,那双大而黑的眼睛满是湿润,不知是水还是泪。儒有些心软了,他看着鱼,鱼也看着他,他想如果鱼给他眨一眨眼,他或许会放鱼一条生路。可是鱼是不会眨眼的啊。儒举起锄头找准鱼的头砸下去,黑鱼的脑浆在水中崩散,身体扭动,抽搐,变直变挺。”

一个生命就这样结束,没有人为之动容,儒反倒因为胜利而感到轻松欢喜。小说中人物自认为是君临万物的征服者意识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征服者的傲慢,在另一处则以更加残忍的方式展示着。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不断地寻找另一条大鱼,它的存在对于儒来说是一种对峙、挑战和羞辱,儒的兴趣不在猴子和野猪身上,他的希望在河里,他在跟那条黑鱼较劲。这条黑鱼装死,引起儒的注意,儒把绳子从鱼鳃里穿过去,打了个结,又把绳子牢牢地绑在自己身上。人和鱼绑在一起,儒本想借助水的力量把鱼拉到岸上,可是鱼到了水里却活了过来。儒和鱼展开了拉锯战。最终人们在村外的河滩上找到儒和鱼的尸体,儒和鱼都死了,人想要了鱼的命,鱼却反过来要了人的命。

一场捕鱼,全是为了满足儒的私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儒被抛弃,以死亡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似乎是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嘲讽,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就会遭到报复,到头来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层面上,人类中心主义被消解、作品展示了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的二元对立,最终把对人的关怀与对生态的关怀融为一体。

《黑鱼千岁》和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白鲸》有很多相似性。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人与自然抗争的故事,这部作品之所以会受到普遍的欢迎是因为故事的主旨是人以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证明人的伟大和不可战胜。捕获大马林鱼,战胜凶狠的鲨鱼是圣地亚哥老人确立自己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在那场人与鱼的殊死搏斗中,老人充满了骄傲,他把对自然的、悲壮的抗争视为维护尊严的必然,正如作品所说的那样,老人杀死鱼“是为了自尊心”,也是为了让大自然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制服它……感谢上帝,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杀害它们的人聪明。”人类以这种傲慢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来证明人类的伟大,但是无论取得多少伟大的胜利,人类一定会遭受自然严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报复。

麦尔维尔的《白鲸》被誉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亚哈把白鲸莫比·迪克当成自然力量的象征。白鲸曾经攻击过很多船只,亚哈的一条腿就是被它咬掉了,然而为什么白鲸会攻击人类呢?正是因为无数的捕鲸船在海上横行,残酷而灭种性的疯狂捕杀,这种种族屠杀必然会招致强烈的报复,这一切都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惹的祸,当很多人把白鲸莫比·迪克看作是自然神灵的化身而膜拜时,亚哈却不惜带着遍体鳞伤之躯,跟白鲸敌对到底,亚哈最后与白鲸同归于尽。这个悲剧结局不正暗示了人与自然作对的最终下场吗?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也正暗示了人类试图征服自然而遭受到自然的报复,鲸作为海洋的象征似乎分享了海洋的神秘性,象征神的力量,不管这种力量是善意还是可怕的。

在人的行为没有控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人类大肆地向海洋进军,征服海洋,掠夺海洋,甚至将海洋变成了垃圾场,这才是最大的可悲。在这组中西方文学作品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把目光都延伸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层面,生态灾难是整个地球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其根源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危机。

作者用人与动物的故事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不是万物的主宰,人必须善待自然和动物,如果过度地向自然索取,到头来只会造成人类自身的灭亡;另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导火线,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步构建以生态为中心的存在范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而且主要是眼前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志为唯一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这正是叶广芩的生态文学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作者系耀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