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再出发 | 答好转型升级“考卷” 崛起现代产业新城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203082002567-20-a9c44.png_scale.png

答好转型升级“考卷” 崛起现代产业新城

本报记者 冯洁 程红兰


20230203082309843-54-624db.jpg

冀东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20230203082402852-49-b19bb.jpg_scale.jpg

澳威激光光通信隔离器和激光器产品远销海外

20230203082410979-35-3e53b.jpg_scale.jpg

达美铝轮毂从生产线“驶”向世界

20230203082323622-77-323e5.jpg

现代商贸服务业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20230203082348888-83-e2d43.jpg_scale.jpg

初具规模的美鑫“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

旌旗猎猎,击鼓催征,现代产业新城建设正酣!

1月28日,春节收假第一天,在灿烂的阳光下,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各司其职,工人们精神抖擞,以海越能源年产1.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全市一季度5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一股奋力拼搏大干项目、大抓产业的迫切感扑面而来。

从高能耗、高排放到低能耗、低排放,传统产业瘦身健体;从“无”到“有”,再到链式发展,新兴产业集聚增长;从产业结构单一到融合提质发展,服务业亮点纷呈……铜川,跳出“资源型城市”定位,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积极探索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辩证法”,知弱而自强、化劣势为优势,在追赶中转型、在坚守中创新,推动“煤、电、铝、水泥”四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补链强链,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着力推动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多元发展活力更加充沛,社会创新潜能无限释放,城市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座现代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优存量:老产业“新”起来

1月30日,记者走进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山河丽年产5万吨航汽铝板带项目车间,铸轧生产线的熊熊火焰点燃了复工复产热情,工人们正以饱满的状态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山河丽车间主任郑洪涛说,项目落地以来,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升自动化水平,促使产品质量更好了、品类更多了、市场竞争力更强了,2022年完成产值7亿元。项目二期打算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设冷轧生产线。

铜川铝产业发展,之前到电解铝就结束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按照“做大铝基础、做全铝合金、做精铝加工”思路,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已由原来的单纯电解铝发展成为铝及铝板带、线材、型材、军工特种用材等多个细分产业,产业延伸至断桥铝门窗、手机壳、汽车轮毂等精深加工领域,“小铝锭”玩出了“新花样”。

目前,全市铝及铝合金产业链有美鑫、铭帝、达美轮毂、大秦铝业、益鑫丰等规模以上企业9家;先后建成了铭帝10万吨铝型材氧化挤压生产线、达美600万只铝合金轮毂、陕建铭铝铝模板等铝产业项目,已具备年产100万吨轻量化材料加工能力,成为西北最大铝合金轮毂生产基地和陕西最大铝材加工基地;已经形成了以煤-电-铝-铝深加工循环发展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铝基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高新区。

老铝业迈入新“铝”程,是铜川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存量的一个生动缩影。我市紧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机遇叠加期,围绕“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定位,通过规划布局、政策牵引、产业植入和项目带动,支持“煤、电、铝、水泥”四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聚力扭转“一煤独大”局面,主动退出煤矿21处,去产能1178万吨,采煤企业下降到19户,户均产能提高到90万吨/户;现有矿井采煤机械化率100%,其中综采水平达95%以上,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建成投产宜兴达、鼎兴等18个绿色煤炭洗、选、配项目,设计产能达1650万吨。采用世界一流技术工艺,建成投产冀东、尧柏两条全球领先的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冀东水泥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再次确立了我市在全国水泥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坚持“稳控转”调优能源资源工业,加大石油、风光电新能源开发力度,在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推进煤炭、建材、火电等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

扩增量:新兴产业“强”起来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要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更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坚守中创新,催生转型发展新动能。

虽然金属遮光片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的厚度,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镜头都离不开它,有了它,拍照片才能“美美哒”。

特种激光器和光电子器件概念晦涩难懂,但是说到“光子医美”“医疗光子学”“光纤通讯”,很多人就非常熟悉了。

……

1月29日,记者来到铜川光电子集成产业园,随处可见的光电子产品闪耀着“高科技”的光芒。

2021年以来,我市积极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光电子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半导体材料生产制备到芯片检测封装、器件集成应用等光电子产业链,铜川光电子集成产业园成为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光电子产业发展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追“光”之路由此开启!

“澳威激光是铜川第一家入驻的光电子企业,借助园区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我们快速成长,研发团队及工作人员从30人发展到300人,形成了集‘自主创新、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闭环全产业链条,客户遍及世界各地,产品进入华为、中兴、英特尔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陕西澳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彬向记者介绍,澳威激光主打产品窄线宽波长可调激光器和窄线宽波长扫描激光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已成功申报为陕西省激光技术装备创新中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去年,在市委、市政府,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大力推动、支持下,陕西澳威激光技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担任盟主,发起成立了“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光电子集成产业联盟”,推动园区内隽美经纬电路、日月芯半导体、宇腾光电等30余家光电子企业“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间产学研紧密合作,形成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效应,完善提升产业链条,助力铜川光电子产业做大做强。

知不足而勠力后进,欲先飞必竭力展翅。近年来,铜川无中生有抓增量补充,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引入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高新精尖”企业,聚链成群打造先进制造高地,光电子、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实现“从零到一”蝶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新特中小企业”等不断涌现,铜川处处喷薄而出新动能。

增容量:服务业“跑”起来

服务业加速跑,城乡百姓乐起来。

1月29日中午一点半,在铜川邮政物流分拨速递中心,伴随着皮带传输轰鸣声,一件件邮件登上高速运转的“专列”,通过智能高效识别,分流到各个区县、街道(乡镇)、居民小区、村专属“车厢”,快递小哥迅速将之揽收发车,马不停蹄送达到每一位客户手中。

“春节期间,进口出口邮件日处理量大,但是我们还是会做优服务,增派人员、车辆,确保每个邮件准时寄递。”中心负责人宋耀彬告诉记者,铜川邮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如今偏远山区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也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寄递服务。

一刻钟,能做什么?步行一公里、听三四首歌、刷会短视频……

在铜川,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能圈住幸福和便捷。离家百米的幼儿园、饭后散步的公园、家门口的商业街、转角可见的公共交通……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社区居民为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半径内,聚合养老、医疗、餐饮、交通、娱乐、文体等多重服务场景,极大提升了服务业质量和效率,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以前购物、娱乐要到市中心,现在小区出门右转就有大型商圈儿,全家老小衣食住行所需在家门口就能满足,真省事!”家住新区海林御苑小区的田女士高兴地说。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牵扯民生福祉,地位举足轻重。近两年,全市在严控疫情情况下,加快推进服务业融合提质发展,市场复苏回暖、消费活力彰显。我市将继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融入大西安都市圈为路径,全力优化“活力、脉动、赋能、商务”四大空间布局,实施消费市场振兴、文旅创新融合、康养名城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构建、信息和科技服务业跃升等“十项行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将铜川全面建成服务大西安、辐射关中、面向“一带一路”的服务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将围绕打造“一示范四高地”,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的目标,以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30208174033544-42-4ae3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