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 再出发 | 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健康城市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202075528256-83-8f81a.png_scale.png

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健康城市

本报记者 李阳


20230202080022994-70-2d667.jpg

20230202075914396-72-73201.jpg

“想要健身,家门口就有公园和广场,有个头疼脑热,在家门口的中医堂就能看病……”近年来,我市将健康铜川建设作为打造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架起环境、生活、服务、保障健康建设四梁,竖起机关、军营、社区、村庄、学校、医院、企业、家庭健康细胞八柱,织密居民素养、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17项行动网络,基本形成5分钟绿化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医疗圈,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位居全省前列,初步实现了城市发展与人民健康的协调统一,健康元素滋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全域提升 把健康基因根植这座城

20230202075917105-3-8e443.jpg

学校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室外活动多,同学们近视的就少,我班里孩子们的平均视力在5.0以上……”我市各中小学校用体育促健康,将健康教育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

从卫生城市迈向健康城市,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市坚持把人民群众健康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健康行为养成、健康自我管理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机关建设,建成健康示范机关189个;以健康环境改善、同病相怜慢病互助等为重点,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建成健康示范社区45个;以美丽乡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等为重点,推进健康村庄建设,建成健康示范村庄200个;以健康制度建设、职业健康宣教等为重点,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建成健康示范企业96家;以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学校102个;以绿色医院建设和职工健康关怀等为重点,推进健康医院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医院16个;以“三减三健”为重点,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建成健康示范家庭12.11万户。

全市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建设率均超过50%,健康家庭建设率达到44%。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位居全省前列,“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成为自觉行动,人均预期寿命、慢病规范管理人群、健身人数显著提高。

“着眼全民健康的理念,我们以创建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守护居民的幸福和健康。”新区锦园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我市强化健康理念、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具体行动的一个缩影。

全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或绿化带,一条条健身步道串联起的绿色空间,形成了以运动公园、阳光公园、书画公园、人民公园、重兴公园、花溪谷公园等为骨干的健康公园体系,基本形成5分钟绿化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医疗圈。2021年我市完成健康陕西行动2019—2021年省级考核工作,并以815.6的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

织密底网 交出健康惠民暖心“答卷”

20230202075855411-28-24453.jpg

市校合作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获得“国考”A级等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孙思邈中医堂,方便群众就诊;村医培训实现全覆盖,医养结合走出新特色,家庭医生、网约护士等开展上门巡诊服务,互联网+健康服务便民更惠民……如今在铜川,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三级综合医院实现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全覆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有三甲医院3家,医疗技术精良,呵护着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建成全市首个省级重点专科,并设立全市首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丁治国教授的科技成果成功转让,实现了全市卫健系统成果转化“零的突破”。

全面推进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持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就能看好病。市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和北中医孙思邈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陕煤化铜川医疗集团、北中医孙思邈医院医疗集团,涵盖市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营医院共65个。宜君县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文件,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两大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市区县级医院和中心卫生院的远程医疗系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同时,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积极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种重点慢病患者进行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推行先看病后付费、预约诊疗、5G远程诊疗、“互联网+护理”等便民惠民措施,并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搭建了诊间结算、独生子女奖扶、老龄补贴等线上办理平台,市民逐步享受到了便捷的健康服务。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老一小”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点领域,也是和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我市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完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不断推动“幼有所育、老有所医”,夯实了城市的健康基础。

“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惠民的民心行动。近年来,全市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优质均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77.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8.9%提高到17.44%,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由1.07人提高到4.7人。”市卫健委负责同志介绍:“全市10多个医疗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33家乡镇卫生院、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9个行政村卫生室也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还率先推行‘第一村医’派驻制度,派出6批180名第一村医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服务,这些举措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看病就医难点、痛点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群众看病有了‘好医靠’”。

共建共享 为健康美好生活添活力

20230202080020956-81-b4409.jpg

20230202075914637-75-0a1c5.jpg

市民杨女士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每天跑步一小时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习惯。对于近年来我市公共健身环境的不断改善,李女士深有体会:“现在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健身步道越来越多,城市运动公园、植物园、书画公园等健身步道都是我和跑友们的好去处。”

近年来,我市持之以恒抓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致力于改善城市环境,着力构建网络健全、设施完善、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多个健康主题公园并免费向社会开放。积极推广健步走、足球、篮球、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每年组织开展全民体育健身项目展演,并推动形成“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格局。在全市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大力开展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改造升级,群众健身途径越来越便利,追求健康生活已成为很多市民的生活习惯。截至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50.7%。

与此同时,我市以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为切入点,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一线,普及健康生活知识,大力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推动“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无烟城市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慢病防控行动、职业病防治行动、市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举办市级健康大讲堂,开展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等,全年开展各级各类讲座2958次、咨询宣传625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3040期、发放宣传资料23.04万份,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随着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市被全国爱卫会评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陕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健康铜川建设,不断深化健康促进活动,倡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持续提高市民健康福祉,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建设城市中收获更大的健康红利。

20230208174006802-39-3009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