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花灯奶奶”坚守初心传承古老技艺

来源:铜川日报

王蒲芳搓纸绳绑花灯

一到春节,王蒲芳就格外忙碌。尽管她做的花灯一年只卖一个月,但细琐繁杂的工序不得不让她提前做准备。60多年来,王蒲芳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年,她的“年”在“捻纸成花”的手指缝里悄悄溜走,也在宣纸染色的重复中倏忽而过。

60余年坚守初心 只为对得起这份使命

1月18日,记者走进长安区砲里街道西垇村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第四代传承人王蒲芳的家里。盆盆灯、老虎灯、莲花灯、提篮灯、狮子绣球灯……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房屋,形态各异、十分精巧。

关中地区有“送灯”习俗,正月开始,花灯就进入销售“旺季”。77岁的王蒲芳从8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奶奶学着做花灯,到13岁已经熟悉花灯制作的整个流程。剪花、染色、搓纸绳、绑骨架、裱糊……传统手工艺耗时费力,每年阴历十一月王蒲芳就已经开始忙碌了,等到腊月开始做骨架,定型好后等到快过年才组装成半成品。花灯底下需要贴纸穗,得等到上集开卖才能贴,不然不好存放。

上世纪60年代,一个花灯才能卖1角左右,现在,一个花灯标价50元到100元不等。“你想想,一年就只能卖这一个月,做花灯真的赚不来什么钱,但它就是一种手艺,传到我手上,我就有让它传下去的使命。” 王蒲芳说。

生活启迪她进行艺术创作

在做花灯的漫长岁月里,王蒲芳除了继承父辈留下的古法技艺,用竹子做骨架,用搓纸绳固定骨架环保又牢固。更是对花灯需要的“纸”进行了革新。前些年,做花灯的纸多为“标语纸”,颜色多为红色和绿色,色彩单一也不结实,做出来的花灯色彩单调。在王蒲芳手里,花灯的纸变成吸水性更强的宣纸。色彩晕染起来更到位,效果也更好。

生活的启迪是艺术创作的窗口,王蒲芳“能发现善思考”,她把生活中见到的很多元素,在纸上画出来。然后将这些特色和亮点,呈现在她的花灯创作上。

在王蒲芳的家里,制作花灯的工具摆满桌子,剪染好的花纸放了整整两个盒子。“可能手巧的人都会做花灯,但如果没有悟性,每一步不追求完美,那做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像我做花如果不压褶子,花朵就死气沉沉不鲜活,我认为这就是手艺人需要的极致追求吧。” 说起这“捻纸成花”的本领,王蒲芳神采飞扬。

她要将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近年来,王蒲芳制作的花灯多次在西安南门城墙灯会、大唐不夜城的各种活动中展出。2019年,她曾受邀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的录制,她带着自己做的花灯让全国观众通过镜头欣赏到了造型多姿、色彩艳丽的传统花灯,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

有一年,她的花灯在大唐不夜城展出,路过的外国人驻足观看好久,在得知这些花灯全部出自于王蒲芳之手,对她竖了好几次大拇指。正是这不经意的鼓励,更坚定了她要将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心。

这些年,她还致力于“非遗进校园”活动,带着花灯走进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为感兴趣的学生们讲解花灯的历史文化,传授花灯制作技艺。

王蒲芳曾多次表示,只要有人想学花灯,她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掌握的都倾囊相授。但无奈的是,王蒲芳至今没有找到“接班人”。孩子们有各自的营生,每年卖花灯的收入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仅靠兴趣难以持久。做花灯耗时巨大,工费较高,比起工厂里批量生产的各式电子灯笼不具优势。虽然王蒲芳也给花灯加装电子灯泡,但销量仍然无法与“电子灯”相抗衡。

前不久,王蒲芳也“阳”了,康复不久就赶上过年,所以今年她只做了40个花灯。家里人多次劝说她,别那么累,健康轻松安享晚年,但王蒲芳心里却始终放不下。

“我做了一辈子花灯,哪年不做都感觉心里空得很,它不仅是我的乐趣,更是一种责任。比起赚不来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是在我手上失传了才最遗憾。”说到这里,王蒲芳眼泛泪光。(文/图 记者 王甜甜)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