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柳范”故里文化兴

来源:铜川日报

20230119081128742-62-0ab25.jpg

“柳范”故里文化兴

本报记者 吴洋凯 张芳

近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理发掘了3座唐墓,其中一座墓葬里出土的一方墓志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连日来,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原阿子乡)让义村的柳公权墓,迎来了不少书画爱好者前来拜谒参观。

“铜川真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地方。原来,大名鼎鼎的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是铜川人呀!”1月16日,怀着崇敬之心,从西安专程赶过来的书法爱好者李先生兴奋地说。

柳公权文化展室建于2016年8月,陈列分为序言、人物简介、柳公权墓简介、艺术成就、作品赏析、人物故事、传承与发展等七大板块,系统展示了柳公权及其兄柳公绰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及柳体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60平方米的展区内,这些物件无一不诉说着柳公权的往昔故事,讲述着历史变迁。

2019年7月,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柳公权“心正则笔正”及范宽“师诸造化”的书画精神,打造书画之乡品牌,市委、市政府在铜川新区以柳公权、范宽书画艺术为主要元素,建设了铜川书画公园,打造集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文化传承、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场所。

在公园东侧,还有专门为热爱书画的市民游客提供的习字广场,闲暇之余,路过的市民总会忍不住挥毫泼墨,一展才情。在水榭中央同辉阁内,一排景观碑廊刻印着柳公权、范宽的经典佳作,走进书画碑廊,清新、高雅、古朴之风迎面吹来,市民游客可近距离观赏、体悟两位艺术大家的手笔,尽享文化的缕缕清香。

铜川书画公园作为铜川的符号性地标,公园设置柳公权馆、柳公权人物雕像、洗字池等特色景观,柳公权馆位于铜川书画公园南广场,建筑面积4120平方米,集中展示柳公权传世作品、生平事迹、人格魅力。展馆共三层,一层设置为文化展厅,展出柳公权著名传世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书法作品,以及相关器物、服饰等展品100余件,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进行立体性、系统性、集中性展示。二、三层设置艺术文化会展、培训场地,承揽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传承优秀文化。

2021年4月,柳公权馆首次启用,2022年6月,场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陕西省唯一的柳公权书法艺术专题展馆,同时也融入铜川书画公园整体柳范文化氛围营造中,为公园文化活动注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铜川遍地是文化,处处有故事,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等名人的故里。

自柳公权馆启用以来,我市积极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第二届“陕西书法奖”作品展、第四届铜川市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书画传千年”柳公权杯·范宽杯书画作品展等,累计展出作品1000余件。同时,积极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中国画学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铜川书画公园文化交流基地”和“书画交流展览展示基地”。2022年10月,铜川书画院正式搬迁至场馆,铜川美术馆正式挂牌。截至目前,先后分批次接待省内外团队参观学习80余次,累计接待市民、游客入馆200万人次。

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书法艺术现场教学、研学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西安及周边地区书法艺术爱好者们前来写生打卡、切磋技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成为铜川崭新的文化亮点,书法交流基地雏形已经形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市民的福祉所在。近年来,铜川市坚持“以文载城、以文化人”,建场馆、兴文艺,打造铜川公共文化体系升级版,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追求,提升市民日常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人文化宫、铜川剧院、铜川书画公园、铜川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咱铜川文化底蕴深厚,出了这么多名人,身为铜川人,我感到骄傲。”闲步于铜川书画公园的一位老者发出感慨。

如今,行走在铜川城乡,一幅幅温暖的幸福图景在眼前次第展开,群众自主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歌声、舞蹈,抑或新老戏迷的吹拉弹唱,街头广场不期而遇的摄影、书画展,点点滴滴浓缩着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体现着对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自信,洋溢着城市生活的幸福,凝聚着建设大美铜川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