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 荀子的《劝学》到底在“劝”什么?

来源:铜川日报

荀子的《劝学》到底在“劝”什么?

王林川

在日常听课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许多老师在讲解荀子《劝学》时,把劝学的内容泛泛理解为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这种理解未免浮泛,有必要结合《劝学》原文的原始语境做一点梳理。

荀子的《劝学》篇,课文节选内容为200余字,毫无疑问,句句金玉良言,是修身求学的好文字。但是原文1600余字,对于高中生来讲,由于文字和内容有一定难度,虽然有所舍弃,其所阐发的内容博大广阔,同样是好文章。“劝”,是勉励,奖励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劝说,劝导。劝学,绝不简单的是在勉励人们学习文化知识。

作为儒学大师,荀子认定“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性恶》)。最该劝勉及奖励的地方,是在如何面对人性之恶时,保持并具有圣人之心。劝人上进,回避人性之恶,修行人性之善,践行儒家理想,修炼君子人格。

什么是君子?君子的本义是贵族男子的统称,是大人,是统治者,是上流社会阶层。对应词语是小人。小人者,小民也,普通人。《诗经·采薇》诗句“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是社会阶层划分用语,不是道德评价。贵族应该承担大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因而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行,君子的引申义项,指有道德的人,是道德评价词语。

劝学的读者对象值得关注。当然不是给普通人讲的。其言说对象应当是初读儒家经典的贵族子弟,或者是有志于实现儒家理想的“士”。保持贵族阶层身份,巩固贵族阶层的利益,是“学与习”的目的。儒家的理想是什么?“内圣外王,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仁,是孟子的仁政,是远祸求福的修身之道。

这就不难理解,“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停止的,是人性的修行之路。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輮为轮,都是性质的变化,修习儒家经典,可以改变人性,可以“知明而行无过”“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人性的拯救,仅仅靠自我修炼,远远不够,因为人性的恶太强大了,所以,要“善假于物”,所假之物,就是儒学经典和儒学大师,“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居安思危。身为贵族,处在社会的顶端,随时有滑落的危险,“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君子人格的修炼,必须精诚,专一,持久。“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君子人格的修炼,具体的方法和最终的目的,“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读儒家经典,成千古圣人,的确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需要勉励。

一是读经,“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二是拜师,“学莫便乎近其人。”以大师为榜样,践行君子人格。“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否则,“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

修行的最终成果,是以生命来实践的德行,“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最后达到“天见其明,地见其光”的君子精神的最高境界,回归核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就有了落脚处。

有意思的是,作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儒学大师,所处的时代,诸侯争霸,杀人盈野,礼乐崩坏,人性沉沦。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信奉“人性本恶”,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语文主题是“议论的针对性”,梳理《劝学》一文的精神内涵与针对性,有助于指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地探究。

(作者系铜川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