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 给电梯质量安全上把“安心锁”

来源:铜川日报

给电梯质量安全上把“安心锁”

本报记者 李由

20230107083759637-6-6478c.jpg

“B区5栋楼的一部电梯发出吱吱响声,麻烦你们尽快过来看看。”前几日,因小区电梯出现故障,新区某小区物业经理给电梯维保单位打去电话。几分钟后,电梯维保人员到达小区快速处置了电梯故障,并给电梯做了一次全面“体检”;“接到您电话前,我们已经收到了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发出的电梯故障报警和应急处置提示,已经在赶过来的路上了。”身着“铜川电梯维护保养”统一工装的电梯维保人员说道。

“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电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是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备受群众关注。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电梯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最频繁的特种设备,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电梯事故绝大部分发生在使用环节,与日常使用管理及定期维护保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2022年5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开展了“全市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通过加大隐患治理、督导整治、规范培训、改革试点、技术赋能等多方措施,进一步强化电梯本质安全、落实管理主体责任、规范电梯维保队伍、提升电梯安全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去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特种设备监督抽查和检验检测深入破解电梯安全质量提升难题,组织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4项,检查电梯使用单位226家次,抽查电梯897台,发现并治理安全隐患42处;开展电梯安全检验检测3480台次,检验检测发现并处理电梯问题255项,有力降低了电梯事故发生概率,电梯安全形势整体平稳。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现有电梯使用单位324家,在用的3502台电梯中有乘客电梯2841台,载货电梯96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462台,杂物电梯103台,以住宅小区为集中使用场所的乘客电梯占比达到81%。基数大、增速快、老旧电梯数量多,全市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痛点与难点并存。延长电梯“生命周期”、守护群众“上下”安全已经成为一项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

为适应电梯安全监管形势需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电梯安全工作组织保障,以“指导使用管理、规范维护保养、改进监管方式、提升应急处置”为目标任务,印发了《铜川市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使用、维保、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推动了电梯维保由“定期定内容”向“按需维保”转变,电梯检验由“每年定期检验一次”向“定期检验+第三方检测相结合”转变,科学调整了电梯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周期与项目内容,进一步提高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检验检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推动电梯使用单位、电梯维保单位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电梯安全领域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主责、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公众关注”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隐患险于明火。要守好安全“大坝”,堵住“蚁穴”是关键之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铜川市特种设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指南》《铜川市电梯维护保养监督管理制度》《铜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制度,扎实开展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体系运行专项检查,根据不同的“体检”结果“对症下药”,对电梯使用单位日常管理不落实、电梯维保单位维护保养不到位、人员配备不到位等问题采取安全生产约谈、行政处罚等措施进行改进,及时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对全市30家电梯维保单位共计120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专题法规培训和作业考核,并根据培训和考核结果,对全市电梯维保单位和全体电梯维保作业人员进行了统一登记建档、配发了铜川市电梯作业人员登记证和印有“电梯维护保养(铜川)”字样的统一工装,实现了全市电梯维保队伍的统一规范。

“目前,我们在不断摸索通过电梯安全治理新模式,为市民出行的公共安全保驾护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完善铜川电梯96333应急处置体系,24小时畅通电梯96333应急救援热线。建立全市电梯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完善全市电梯应急处置专家库,促进了电梯应急处置调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大鼓励“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在电梯维修和应急处置中的试点运用,支持大型电梯制造企业完善其在全市电梯运维中实施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提升全市电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效能,提升电梯运维质量安全水平。

“很多电梯事故并非是由电梯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一些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也占据一部分原因。”在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电梯属公共设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要撞击、踢打、撬动电梯门、部件、按钮等装置,也不要在电梯轿厢内或扶梯梯级上嬉戏打闹。要有序乘坐电梯,严禁超载使用电梯,在出现电梯故障或人员被困等极端情况后,请第一时间拨打96333电梯救援电话,提供电梯所在的具体位置,相关电梯应急处置人员将第一时间前往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