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偏远山区“逆行”——记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赴宜君县支教教师屈军

来源:铜川日报

向着偏远山区“逆行”

——记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赴宜君县支教教师屈军

本报记者 袁欣

20221226075610566-25-88d4d.jpg

冬日的寒夜里,寂静的山城宜君,只有不时发作的狂风呼呼作响。夜深了,宜君县高级中学毕业班的英语教师屈军的房间里灯光依旧明亮,他在为第二天的课程认真做着准备。

今年56岁的屈军,是一名共产党员,从事教育工作31年,是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英语教师、安保处主任,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多次受到省、市、区级表彰奖励。2020年8月,屈军肩负着支教的重任以及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繁华的西安来到了宜君县高级中学开展支教工作,时间为期一年。然而这位重情重义的教师这一来就舍不得走,一留就是3年。

用爱心关爱学生

宜君县高级中学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屈军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特别是对待留守学生及待优生,更是给予他们父亲一般厚重的温暖和关爱。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屈军会及时出现并给予帮助。他真诚地告诉学生:“我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只要有困难就来找我,我帮你解决。”

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在进入课堂的前3天,屈军就与班主任进行了3次长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详细了解,为每名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补差、带中、培优),并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及时解决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上的困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一次家访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这个学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住的是土窑洞,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电灯,家里连电视机也没有。老人拉着屈军的手说:“我们没文化,把娃交给你了,希望老师把娃培养成才。”此时,屈军在心里暗下决心,不把娃娃们培养出来他绝不离开!

用耐心提高成绩  

这里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方法单一,知识面也比较窄。一个班40个学生中,只有一人出过省,去过西安的也是寥寥无几。一张口,很多学生的英语发音都是“陕西英语”“宜君英语”,书写也不够规范。屈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英语教学中,他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听课能力,多渠道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幅提升,英语越说越好,也越来越自信。为了改善学生们英语书写较差的现状,屈军坚持自己手写短文改错,再让课代表抄到黑板上,他希望用这种以身示范的“笨办法”先影响课代表,再通过课代表来激发学生们书写英语的积极性。在他看来,这个“笨办法”十分奏效,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熟记了单词,规范了书写,改正了错误。至今,他已经坚持手写了60余篇。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屈军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课堂上的互动性,为学生们创造情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他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给每一位同学创造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与活动中,用全班同学的掌声为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鼓励加油,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感。他的精心教导下,学生们的成绩大幅提高,优秀的学生逐渐增加,甚至有学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英语成绩从80分跃升至131.5分。

在宜君工作两年多来,屈军只请过一次假,还是父亲术后大出血,生命垂危。屈军说:“我扪心自问,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学生,唯独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我心里非常愧疚。”

屈军74岁的老父亲一人独居在西安市临潼区,老人第一次住院做手术,他没有回去。第二次做手术,他还是没有回去。屈军代两个文科班的课程,由于学校人手紧张,他一走学生的课就没人代了。身为长子的他,在父亲患病期间没能在病床前尽孝,全靠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工作的弟弟请假回来照料,他心如刀绞。

父亲二次手术后,大出血把被子都浸透了,情况十分危急。陪院的弟弟冲他发了脾气,屈军还是坚持给学生们上完晚自习后,才连夜开车回了西安。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虽然嘴里没说什么,但他分明从老人的眼里看到了失望。这次,屈军在医院照顾了父亲几天,待病情稳定后,放心不下学生的他还是踏上了返回宜君的路程。

用热心架起桥梁  

教学离不开教研,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屈军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互帮互学,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帮助,使他们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搭建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与宜君县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桥梁,把两校的各项活动融为一体,近两年来,已有6名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教师骨干到宜君开展教学活动,宜君县高级中学也有8名教师到西安进行跟岗学习。

在宜君工作已有两年半,屈军先后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支教教师”“宜君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宜君县优秀教师”。

屈军说:“我既然来了,就要安心留在这个学校,为学生成长成才尽一点微薄之力,让学生在高考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希望若干年后学生长大后,仍能够回忆起在高中时代有这么一个来自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的老师,给他们上过课,并从他身上懂得了努力和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