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志愿服务 建设文明铜川 ——铜川市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铜川日报

深化志愿服务 建设文明铜川

——铜川市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许君民

近年来,铜川志愿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重大赛事等全市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批在全省叫得响、有亮点、可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为“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擦亮“志愿铜川”品牌,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市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化志愿服务保障,推进志愿服务利民惠民。

(一)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2020年12月成立了铜川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落实了办公场地,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指导耀州区、新区分别成立志愿者协会,在全省首家实现了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市、区(县)两级全覆盖。

(二)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11.3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4%,每6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志愿项目2万余个,志愿团体1368个,累计服务时长965.86万小时。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积极打造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形成了文艺、法治宣传、平安建设、体育健康、退役军人等专业志愿服务组织,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广度不断拓宽。

(三)志愿服务活动为民惠民。一是组织开展“党员志愿做示范·为民办事践初心”实践活动,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二是精准服务重大活动。围绕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铜川艺术节、第29届全国图书博览会铜川会场、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开展文明劝导、会场引导、礼仪服务,展示了铜川志愿者的风采。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市委文明办、市提升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关于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各志愿服务队广泛深入全市免费核酸检测点、各社区小区、商超农贸集市,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劝导、扫码测温、敲门问需、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志愿力量。四是推出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护河爱河”“关爱空巢老人”“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祭祀、从我做起”等活动。N+1爱心助学协会“山里孩子看城市”公益夏令营活动、暖阳志愿服务队“情系夕阳·留下美好时光”为边远山区老人照相志愿服务活动等30多个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四)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实现新突破。市委文明委印发了《铜川市深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市委文明办印发了《铜川市志愿服务注册记录办法》《铜川市志愿者嘉许礼遇制度》,为进一步完善了志愿者招募、注册、礼遇、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2020-2021年,全市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个;省级最美志愿者8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2个,抗疫优秀志愿者5人,抗疫优秀志愿服务组织5个。市委文明办等部门表彰全市“四个100”最美(佳)志愿者等个人74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集体63个,奖励资金35.52万元。进一步加大对志愿者的礼遇关爱,将优秀志愿者列入节日走访慰问对象,优先作为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人选推荐。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称赞,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项目化开展不够。相当部分的志愿服务还停留在打扫卫生、捡拾垃圾等初级阶段。结合自身实际打造既贴近群众又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较少,具有区域特色亮点的品牌化项目不够。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专业性指导培训较少,志愿服务组织整体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阵地建设、作用发挥有待加强。虽然各区县志愿者协会已经成立,但大多数缺少固定的工作场所,组织、联合作用有待加强。四是志愿服务的保障还不到位。一些政策规定还比较笼统,不具有操作性。以上问题,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我们宣传、组织、培训不到位,工作指导不精准等原因。总之,需要逐步解决。

三、新时代再出发,塑造铜川志愿服务新形象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铜川志愿服务将在政治上引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推进、常态化开展上求实效,在政策保障上求突破,推进志愿服务上水平。

一要坚持政治引领,始终牢记志愿服务的初心使命。把坚定政治方向作为志愿服务的首要任务,组织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志愿服务条例》《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等法规政策,明确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工作寄予的深厚期望,作为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治指引和根本遵循,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初心使命,为做好新时代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要立足项目培育,在打造文明实践志愿项目实现新突破。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着眼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和任务,打造精品项目。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设计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文明、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治理等方面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群众普遍性需求,设计开展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弱帮困等普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设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困难群体、需要心理疏导者等特惠性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提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设计开展应急宣传、救援、培训、咨询等志愿服务项目。市委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定期对优秀项目、案例进行表彰,并通过播放宣传片,展板展示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三要强化业务培训,在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上展现新作为。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市级主要培训志愿服务协会、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区县、乡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近期要在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士中发展医疗、文艺、健身、应急、法律、心理、农技、科普等专业志愿者,扩大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四要加强政策支持,在推进志愿服务保障上取得新成效。市委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要加强政策研究,寻求各方支持,把在细化志愿服务保障、志愿者参加活动保险、志愿活动经费支持、星级志愿者评定、志愿者礼遇回馈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四个最美”评选,把优秀志愿者作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人选,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加强对区县志愿者协会的指导,发挥协会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指导协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由原来单一的服务向引领、联合、服务、促进“四位一体”转变,力争实现县区协会机构有牌、有办公(活动)场地、有会旗、有联系电话、有管理制度等“五有”标准。

(作者系市委文明办二级调研员、市提升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