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见实效 乡村振兴迈大步

来源:铜川日报

20221209085448802-81-790c0.jpg

脱贫攻坚见实效 乡村振兴迈大步

——新区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 王艳

近日,在新区坡头街道牛村农副产品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进行打包、分装,一箱箱包装好的苹果被装车运往各个物流点……

曾经的牛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全村苹果、金银花等特色产业有声有色,村民日子有滋有味,形成了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同牛村一样,新区其他脱贫村也在乡村振兴路上迈开了大步。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新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责任落实方面。制定印发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先后多次召开党工委会、小组会和专题会,印发区级领导包抓街道办、村责任清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街办和行业部门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对反馈各类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整改机制,落实一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名牵头责任人,对各级反馈的问题逐一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强化跟踪督查。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全区无失学、辍学学生,组织教师参加送教上门专业培训,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类资助。全区脱贫人口、“三类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率达100%,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给予定额补贴,县域内医疗机构均能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脱贫人口的慢病签约率100%。所有村均设立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全部达标。扎实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危房条件的对象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建立了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建立了农村安全饮水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各级责任人、管护人员,设立监督服务电话,每村每年落实区级维修养护专项补助资金。开展“敲门入户大排查”,对全区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进行排查。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方面。印发方案,成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专班,实行“周排查、月调度、季通报”机制。通过开展数据交叉比对和常态化风险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

产业帮扶方面。一是主导产业发展。2022年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854.28万元,打造上楼村百亩樱桃观光采摘产业园、野狐坡村仓储物流、赵家坡村羊肚菌种植等一批产业项目。推荐市级家庭农场3家、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光伏电站运维监测机制正常运营,正常分红,80%以上的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共销售以苹果、樱桃为主的农产品5.7万吨,销售收入1.82亿元。二是金融帮扶。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99笔567.05万元,财政出资为全区脱贫人口及监测户购买“防贫保”保险。

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方面。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行业培训班,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37人12.3万元,雨露计划毕业学生全部就业。全区认定社区工厂10家,安置194人就业,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36人。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享受乡村公益性岗位156人次,发放补贴资金95.82万元。落实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52人,补贴资金2.6万元。今年脱贫劳动力务工1092人,较上年增加23人,实现了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至少有一人就业。

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方面。今年新区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计3308万元。中央、省、市衔接资金1208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发展。全年共安排涉农整合资金项目24个,下达整合资金3498万元。完成2023-2025年项目入库工作,共纳入项目库项目32个6593.3035万元。先后两次开展了扶贫资产“回头看”排查工作,扶贫项目均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管理,并全部移交农业农村局纳入“三资”平台进行监管。

易地搬迁后扶方面。围绕搬迁安置点配套发展特色产业、社区工厂,巩固提升安置点配套设施水平,投资84.7万元对长命村搬迁点房屋实施农宅清洁取暖能效提升改造工程,配套建设长命幸福院项目,规划建设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有劳动能力搬迁脱贫户61户96人全部实现就业。

乡村建设方面。一是农村人居环境。2022年度新区厕所革命新建任务量为800座,已验收727座,拨付户改厕资金79.97万元。12个行政村及2个板块型社区通过纳入市政管网或修建化粪池措施,农村生活污水达到有效治理。制定印发方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常态化清除,对各村、各路段全面巡查。二是规划管理。确定了野狐坡等6个村庄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三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通村道路实现硬化,通村排水设施得到完善,督促养护单位加强农村道路巡查频率。发放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采暖季补贴。辖区内的光纤网络及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均已达到100%。四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所有行政村快递服务已全覆盖,27个行政村建成农村幸福院。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向城乡低保对象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保洁等服务。2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村均成立了不少于三支的群众文化队伍。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6个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回访调研和分析评估,切实规范村级活动场所挂牌、标牌标识,开展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健全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搭建起“上下联通、横向到边”的村级组织体系。积极指导新一届班子主动履职,切实担负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任。按照“两个清单”,进一步理清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不断推进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制定和落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村(居)事务,加强基层治理。进一步健全安置点自治制度机制,推动搬迁群众融入社区。二是平安乡村建设。创建市级民主法治教育示范村6个、市级民主法治教育示范社区6个,共有191名“法律明白人”,其中乡村“法律明白人”135名,实现乡村全覆盖。目前共有45个调解委员会,47名人民调解员。三是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安装广播,设有宣传栏、阅报栏,建有党建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