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绿岭果业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来源:铜川日报

20221130075352757-2-e4b20.jpg

绿岭果业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本报记者 张芳

20221215075230274-9-d2947.jpg

工人正在分拣苹果

沐浴着冬日暖阳,12月8日,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一路向前,记者走进位于耀州区石柱镇活龙村的铜川绿岭果业有限公司。

在包装车间,20余名工人熟练地将公司收购来的苹果分选、称重、贴签、装箱、密封,一派繁忙的景象。只见工人寇英梅将一框苹果放在称上,看显示屏上的重量不够,便从其他箱子里拿来一个放入框内,动作很是麻利。

近几年来,像寇英梅这样土生土长的活龙村人在车间上班的还有很多。大家都在感慨:“在这儿干活,不仅能照顾家里,还能有份收入,这都得感谢公司呀!”

除此之外,该公司的“果园托管”模式、“老舅家”品牌文化也深入人心,深受果农信赖,让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

为何会推出“果园托管”模式?公司是如何与果农建立信任的?“老舅家”品牌文化有何渊源?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王艳林陷入沉思,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十几年前,王艳林还是一名四川籍苹果客商,偶然来到耀州区,他被当地果农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深深打动,给了他家的温暖。于是,他决定扎根于此。在乡亲们的帮助下,2014年,铜川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那时,他就暗暗思忖:“没有乡亲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更没有这家公司,他们给了我‘娘家人’的支持,大家的恩情我永不能忘。”

对于“果园托管”实行会员制的由来,王艳林娓娓道来。果农根据自身的情况,可分为全托或者半托。全托主要针对群众新建果园,通过流转形式,组织专业服务队伍对农户果园各生产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以每亩700元价格流转果园,每五年递增流转费10%,并根据树龄按照每棵树5—20元标准给予农户补贴,确保果园按照技术标准成园。半托主要针对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的农户,通过签订托管协议以及“四统一”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指导农户管理果园,既保证了农户收益,又保证了苹果标准化生产。

目前,共有500余名果农成了公司会员,涉及石柱镇17个村,共托管5000余亩苹果园,其中挂果的有2000余亩,带动了石柱镇70%—80%的果农实现增收,一年约带动该镇果农增收100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带领果农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共赢之路。

公司是如何与果农建立信任的?王艳林说:“刚开始在石柱镇上收苹果时,由于资金有限,等苹果销售后才能给果农付钱。果农信任我,他们很放心地把苹果放在我这儿。自从来到石柱镇,我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

说起“老舅家”文化品牌,王艳林略显激动。老舅家本意是:母亲娘家是每一个家族最值得信赖的亲人,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老舅家。父母为天,娘舅家是根,没有这个根能有这个家族吗?因此,王艳林给公司的商标起名为“老舅家”。

“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一靠党的政策,二靠当地父老乡亲信任我、接纳我、支持我,让我一步步从无到有,他们就是我的‘老舅家’。”王艳林动情地说。

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集鲜果生产、技术服务、收购储藏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化企业。拥有4800吨冷库两座,苹果双矮密植示范园1000亩,年周转苹果7000余吨。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吸纳果农会员483户,托管果园5300亩。公司提出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的特色化“四统一”模式,实现了企业果农互利共赢。

9月底,由于疫情影响,果农看着地里的苹果已经成熟,但迟迟没有果商上门收购,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不知道该咋办。此时,光明村的党支部书记李创学、沟西村的党支部书记胡伟伟也给王艳林打来电话,询问啥时候能来村上收苹果。王艳林赶紧在公司微信群里发消息:大家不要着急,今年苹果保底价两元钱,就算行情不好,我也保证大家不赔本。

截至11月初,公司以较高价位收购了果农苹果,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活龙村的种植大户黄小平共有七八亩苹果,一亩地最少有八九千元收入,看着自家的苹果卖上了好价钱,他很是高兴。

除此之外,只要是登记在册的公司会员,谁家没钱买农资化肥,大家只要来找王艳林,他都会给大家帮忙。久而久之,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形成了良好的联农、带农、益农的产业发展链。

石柱镇党委副书记王辉表示,该公司作为镇上的亮点产业,能够扎根群众,切实为果农办实事,还解决了部分群众家门口就业。目前,该企业已经形成了集果园、果树、农资为一体的苹果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