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走耀州 看变化 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铜川日报

20221208084946737-91-66bb5.jpg

走耀州 看变化 乡村振兴谱新篇

通讯员 王佳男

近年来,耀州区精准施策、尽锐出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产业发展筑基石,叩响致富大门  

沿着沮水河畔走向庙湾镇蔡河村,几只朱鹮在水面掠过,作为秦岭以北首个朱鹮野化放飞地,“生态”二字已然成为了当地的靓丽招牌,河道不远处矗立着一排排香菇大棚,让这座村庄在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香菇种植基地里,满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棚和操作室里的工人们纷纷在自己的岗位上紧张快干,进行香菇采摘、分选工作。村民方先清介绍:“自从村里建了香菇基地,我们当地人都来这里务工,平常一月下来能赚3000多元”。

蔡河香菇基地2019年5月建成投用,至今已有出菇大棚238座,年出菇菌棒120万棒、产量达到200余万斤。香菇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112人稳定就业,200余人临时就业,147户脱贫户通过产业到户资金托管分红的形式,实现年均户增收500-1500元。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蔡河村实现了从“穷山沟”到“金窝窝”的巨大变化。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近年来,耀州区为推动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区情实际,用好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以苹果为首位产业,食用菌、奶山羊(肉羊)为次位产业,葡萄、蛋鸡、中药材、干杂果、设施大棚等为特色产业的8条产业链,全区先后打造了4个苹果小镇、1个香菇小镇、1个设施蔬菜小镇、1个中药材和花椒小镇、1个奶山羊小镇,建成了省、市、区各级示范园区29个。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区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87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3个,形成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格局。

人才尖兵进田间,注入发展活力  

“马上要临近冬季,干杂果管护一定要做好清园工作,首要一点就是要修剪清除枯枝落叶和病虫害组织。”孙塬镇惠塬村的花椒园里,耀州区林业局的高级林业工程师王胜利正在向村民们介绍冬季管护知识。

“我们林业工作站每年都会针对各镇各村产业发展实际,下乡开展花椒、干杂果管护培训,村民们热情也都很高,今年的参训就达到近2000人次。”王胜利介绍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的生产技能如何提升?乡土人才怎样用好?这些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近年来耀州区持续深化“人才尖兵在一线”行动,依托“产业提升、教育帮扶、健康帮扶、就业创业”4支尖兵连,让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让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集结,以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在“人才尖兵在一线”行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采取电话问询、实地调研、走访驻村工作队和群众等方式,确定了果园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夏季修剪、灾害性天气防御等16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逐项登记备案,制定具体服务计划,有效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全区围绕基层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培训服务活动100余场次。

此外,耀州区注重发挥各类“土专家”“田秀才”作用,邀请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种植业、果业、畜牧业等农业科技人才、乡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入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通过课堂教学、现场答疑、实地指导等方式,帮助群众提升农业生产技能,更新农业发展理念,从而进一步提振基层群众发展信心,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环境嬗变绘画卷,留住最美乡愁  

屋前屋后干净整洁,门前花坛错落有致,屋里家具摆放有序。锦阳路街道阴家河村村民王亚玲的家里,温馨恬静。“屋里屋外拾掇干净,咱住得舒心。”王亚玲说。

据了解,在帮扶单位区妇联的牵头下,阴家河村大力推进庭院卫生整治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五美庭院”评比活动,引导带动村民参与其中,从而达到以单户卫生达标助推整村环境提升,以庭院“小”美撬动乡村“大”美的目的。现今,庭院卫生整治行动已成为该村各家各户每周都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阴家河村也于今年8月荣获了省级“五美庭院”示范村荣誉称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近年来,耀州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厕所革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区117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庄保洁制度,村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0.1%,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8%。

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同时,耀州区不断创新整治模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的共建共联、互促互进,持续深化示范村创建、美丽庭院评选等各类专项活动,精心打造了“周末卫生日”“巧媳妇靓丽家园”等一批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各村也将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将整治成效作为评选“星级文明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创新整治模式,农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劲头更足、热情更高,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得到了更好推进。

文化繁荣惠万家,铸就丰富底蕴  

走进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好人馆、村史教育实践基地、耀瓷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农民诗社……一个个文化阵地,向我们展现着该村村民如诗如画般的美好生活。“全国文明村”“全国村级中国好人榜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沉甸甸的100多项荣誉向我们讲述着王家砭村构建农民幸福家园,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正是耀州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耀州区大力在文化振兴上做文章,在全区范围内不断加快基层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因地制宜盘活文化站、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整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40个、乡村“复兴少年宫”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被列入全国试点,全国文明村数量达到4个。同时,围绕文化旅游发展构建“景区带动、产业联动、特色优先、多点开花”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开发照金、马咀、移村、玉门等村的特色旅游产业,奋力翻开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在建强硬件设施的同时,耀州区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以为乡村“铸魂”为目标,指导各镇(街道)组建了“马灯闪耀”“初心闪耀”等30个示范宣讲团,推动“八星励志促振兴”“五耀实践育文明”等一批“耀”字宣传思想文化活动走入乡间,各行政村常态化开展“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之路,广大乡村的“内在美”得到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收获感、幸福感更足,耀州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