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创新服务范式 打造全域公共文化体系新品质

来源:铜川日报

20221114083151454-28-4f03f.png

铜川:创新服务范式 打造全域公共文化体系新品质

本报记者 张梦焕

“新场馆真漂亮,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我们在这里搞笔会、办讲座、搞培训非常适宜!”神州书画协会会长徐崇林不住地赞叹。11月30日,经过科学规划、精心筹备,位于铜川高新区的群众艺术馆正式面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此次市群众艺术馆的搬迁是我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场馆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重要标志。

自2019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提量提质提效能、创新创优创特色”为思路,积极巩固提升创建成果,不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品质化。

经过三年多努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成绩斐然,阵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数字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活力持续增强,优秀精品剧目不断涌现。如今,在铜川,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不管走到哪,都能休闲娱乐,幸福感越来越强。“不仅让老百姓工作生活有激情,博闻强识有氛围,而且吹拉弹唱有地方,游玩购娱有乐头。”爱好戏曲演唱的任家庄村民杨银元对记者说道。

目前,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益健全,全市已晋级国家一级文化馆2个、二级文化馆1个;建成文化小院18个、便民书屋46个、城市书房3个。印台区陈炉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耀州区获得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县)创建资格,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印台区印台街道被评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

在数字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在全省首创实行政府购买演出网络直播。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通过线上平台不断加大图书、音乐、美术等文化艺术普及数字资源投放量。在全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人群密集区域设置数字文化墙。建成红色文化、养生文化、耀瓷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11个。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共享数字文化资源不断扩容。

公共文化活力持续增强。全市有文化类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4名,群众文艺团队近1千余支,文化志愿者达7千余人,文化志愿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市、区县两级图书馆全面提供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铜川市第29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夏一站·醉铜川”文旅消费季暨铜川首届夏季达达美食音乐文化节、照金牧场露营季等活动,“唱响铜川”“舞动铜川”“诗画铜川”“书香铜川”四大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家喻户晓。

优秀精品剧目不断涌现。积极参加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音乐话剧《春满铜城》和小品《归来》、快板《一切为打赢》分别荣获“文华奖”“群星奖”;话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入选全省重点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成功举办第四届铜川市艺术节,排演话剧、组歌、舞剧等剧目7台。其中,大型组歌《照金》成为我市旅游演艺和红色培训典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