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产业兴 生态美 百姓富 乡村振兴绘蓝图

来源:铜川日报

产业兴 生态美 百姓富 乡村振兴绘蓝图

通讯员 王歆浩

产业引领富起来、城乡融合优起来、宜居乡村美起来。近年来,宜君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创新引领,奏出乡村振兴“最强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行走在宜君的乡村沃野上,忙碌而又和谐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在乡村振兴大潮的涌动下焕然一新。新时代的东风犹如一支饱蘸墨水的妙笔,徐徐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创新治理方式 助力乡村产业

宜君县建立分管领导牵头调度的联席会议制度,一月一调度项目库建设,实行清单制、任务交办项目建设制、后续维护闭环管理销号制,有力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随着乡村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事业越来越好,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年也返乡创办起农村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了乡村游、周边游、生态游和文化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正成为宜君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顺势而为,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前乱搭乱建堆放杂物,现在整个村子整齐、漂亮得很。”黄埔寨村党支部书记姜超恒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道。

宜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挖掘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三社合一”APP平台,采取“互联网+农产品”方式,强化生产、供销、信用一体化服务。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因地制宜采取村庄整体开发、土地流转服务等八种新模式,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数字乡村”赋能产业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仓储、销售实行了全链条智能化智慧化管理。

壮大集体经济 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基础在建设美丽乡村,根本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我们把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振兴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不断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第一书记何国锋说。

宜君县秉承“让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造就美好生活”的理念,在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深挖“金银”效益,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负责人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山长河村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近10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30亩的光伏发电工程,与新希望集团合作建设存栏1500头的生猪育肥场。有了经济实体,山长河村群众的增收渠道一下子宽了起来。”

美丽乡村绘就新时代蓝图

看今日宜君,条条水泥路贯通乡间,座座美丽乡村尽展新颜。

走马梁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民生工程,整修广场、修建文化长廊、改造居民住房、铺设污水管道、绘制宣传文化墙、安装太阳能路灯。目前,走马梁村水、电、路、讯实现组组通、户户通,文化广场、卫生室、幸福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备,村庄主要巷道绿化、硬化、亮化实现了全覆盖,原来的“晴通雨阻”变成了康庄大道,原来的灰头土脸变成了扬眉吐气,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村民原本的破旧窑洞如今变成了户户有风景、家家庭院美的舒适民居。

随着人居环境“颜值”的提升,走马梁村又做起了“美丽经营”文章,通过探索“庭院+民宿”“庭院+苹果”“庭院+电商”“庭院+采摘”等新经济模式,由“美在环境”向“美在精神”“美丽经济”不断延伸,通过大力发展旅游采摘、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让广大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农村今日景色新,修路改厕建家园。陈规陋习随风去,乡风文明拂面来。农家今朝醉春风……宜君县正走出一条富有宜君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