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一生献给……

来源:铜川日报

我把一生献给……

——玉华宫博物馆馆长王民30余年的文物守护之路

本报记者 张梦焕

20221130074929129-63-311cb.jpg

王民和同事在景区日常巡查(右二)

“走过珊瑚谷石门,这条林间小道不知走过多少回,第一次来的时候怀中还抱着孩子,如今孩子的孩子都已蹒跚学步,我还时常走着。过几年就退休了,我还有些舍不得。”回想起在此24年的文保之路,玉华宫博物馆馆长王民感慨万千。

从1990年毕业踏上文保之路到现在,30余年时间,王民始终如一,从筹建玉华博物馆到出版《唐玉华宫》《玄奘遗骨之谜》再到主持完成玉华宫遗址石窟岩体保护勘测,玉华宫遗址驻銮崖石窟岩体保护修缮工程开建,在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驰骋探索,一日有一日的责任,一日有一日的乐趣。

今年6月,王民入选第二届“最美陕西文物安全守护人”,获得这一称号今年全省只有10人。荣誉在肩,王民仍走着他的平凡之路。

举家“搬迁”,一心为文保

1990年,21岁的王民一毕业就被分配到耀州窑博物馆工作,1998年夏天,一个政府规划打破了8年来的平静。当年8月,为了有效保护玉华宫遗址,市政府筹建玉华博物馆,时间紧、任务重,根据组织需要,王民调到玉华宫工作。同事们得知他的决定时,打趣说,“你跑到那干啥去?”

从住家属楼到住村里废弃的土房,刚来时王民也傻眼了,“住的房子掉土渣,晚上还有老鼠跑呢。”

因为办公地址偏远,通往市区的班车趟数少,王民经常一两个月才能回趟家。

没有馆址、没有文物,陈列布展也是一张白纸,半年时间,就要建起一个博物馆,这对王民和他的同事都是极大的挑战。终于,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吃住在村里,1999年3月22日,玉华博物馆按时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为了兼顾家庭,王民甚至举家“搬迁”,他把妻子和刚满4岁的儿子也带到玉华宫,在这里安了家,这一住就是6年。

最“对口”的专业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为了玉华宫遗址文物的安全,王民带头义务巡护文物,景区的角角落落不知跑了多少遍,他对文物遗存如数家珍、了如指掌。提起文物巡护,王民笑说,“我这叫‘专业对口’,学的是文博,干的也是文博,干得舒心也开心。”

看似简单的文物巡护,却是漫长而又繁琐的过程。整个玉华宫遗址保护区域有21平方公里,全靠人徒步行进。夏季,山林间气候多变,有时上山,来不及躲雨淋成“落汤鸡”是常有的事。冬季,顶着寒风行进,山上雪厚难行,稍不留意,便会滑倒。

玉华宫多土石遗址,下雨时巡查才能找准积水点及时清理,因此王民和同事经常是冒雨进山挖排水沟,清理枯叶。“一次,我满身是泥,回家后媳妇还笑着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泥瓦工呢。”

因为热爱,所以乐在其中。类似的事情很常见,王民却不以为意,“就把文物巡查当作上山放松,呼吸新鲜空气了。”

放假的时候,王民还会带着儿子一起上山,给他讲玉华宫的故事。

为了常态化保护玉华宫遗址安全,王民筹划成立了“玉华宫遗址文保小组”和“文保志愿者”两支文物保护社会队伍,建立了景区单位间文物安全联合巡查工作机制。同时,制定《玉华博物馆保卫人员值班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修订完善《玉华博物馆防盗抢、防爆炸应急预案》等三套安全预案,每年组织模拟演练。同时,协调当地公安机关在博物馆设立警务室并派警员驻守。

心中的“大石”搬走了

2010年夏秋之际,玉华宫遗址文保员韩小春打来电话,电话那头匆忙又急切,“驻銮崖石窟岩体塌了!”王民一惊,赶忙和大家赶到现场,眼前的场景让他慌了,“我一看,心想,这下完了。”崖体掉下的几块巨大落石杂乱地散布在崖底水潭边,驻銮崖石窟几处窟室顶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

“那段时间我心里总不舒服,可以说是心疼。”王民还记得,当时和他一起查看现场的前任馆长仵录林的眼眶都湿润了。

驻銮崖石窟是玉华宫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但因遭此横祸,只能暂时封闭石窟通道。为了早日启动玉华宫遗址驻銮崖石窟岩体保护修缮项目,王民多次跑省进厅,协助参与完成玉华宫科技遗址勘探工作,制定《玉华宫遗址保护规划》《玉华宫遗址驻銮崖石窟岩体保护修缮方案》等。2022年8月,历时10年,玉华宫遗址驻銮崖石窟岩体保护修缮工程开工,终于,压在王民心头的大石移走了,“很多人不理解,石窟塌了一修就好了,哪能拖这么长时间。但文物修复,远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从事文物工作30余年时间,从家属楼到土房,再到办公楼,王民还是日复一日干着最普通的工作,巡护、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