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故事汇 | 铜川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 实现技术合同量质“双增长”

来源:铜川日报

铜川新区自创建国家高新区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已突破8000万元,较创建前增长49.87%,占全市比重91%,实现量质“双增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新区成为推动技术交易主阵地,聚力打造科创转化新高地。

服务助力,提供精准指导。新区科技局为加快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宗旨、解决企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精准开展企业助力行动,不断优化提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建立完善“跟踪服务+精准指导+政策引领”工作机制,对全区3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包到户、责任到人”,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络关系,通过入企走访、在线答疑,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今年以来,科技局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授课、线上辅导等多种方式,先后举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3场,上门授课5次,线上辅导20余次,向80余家企业解答关于技术合同分类、签订注意事项、认定登记流程等相关问题30余件(次),指导企业进行具体规范操作,确保技术合同申请登记顺利开展。

措施助力,拓宽工作思路。针对区内部分企业存在寻找自身技术创新要素及产学研合作方向的盲点,新区着力打造“1+N”科技经纪人队伍,紧盯重点行业,抓住重点企业,深入全区挖掘存量,收集整理企业技术成果,做到应统尽统、应登尽登。通过需求分析、重点筛选、入企调研、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梳理出围绕技术交易吸纳合同登记、研发投入有效归集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精准需求10余项,根据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及技术需求,提供涵盖技术转移、成果评价、知识产权、财税金融、项目申报、法律服务等综合性科技服务,迅速帮助企业寻找技术渠道,促进技术合作,进而解决技术难题,有效推动技术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实现“企业自我摸索”到“科技主动助力”的转变。

联动助力,发挥资源配置。集聚技术、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科技创新资源,集中“交流、共享、展示、服务、交易”功能定位,在新区大学生孵化园、创业大街等省级孵化载体内打造“科技新市场”,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发展搭建科技资源信息交流平台、科技资源统筹转化中心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基地。运用新市场的综合条件资源,开展“线上网络平台、线下实体服务”,目前,线上已入驻2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企业、高校、技术中介机构等各方开展全面服务,有效促进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技要素的聚集、各方资源的聚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讯链、服务链的多链融合,形成科技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聚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研究室”走上“生产线”,强力助推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

政策助力,激发企业动力。针对相关单位、企业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优惠政策认知度低的现状,新区科技局整理省市区相关政策,印制政策汇编、宣传折页等材料,共向企业发放500余份,大力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相关科技、财税政策,让企业更清晰的了解技术合同登记的政策细则、政策红利,进一步掌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转化等办理程序,提高技术合同登记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调动企业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认定企业已由创建前的2家增加到15家,申报项目从3项增加到26项。

下一步,铜川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步伐,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段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