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印台区:加快现代农业园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印台区以园区大建设、农业大发展为引领,紧盯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紧扣优势果业、高效畜牧业、现代种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五个重点,紧抓“理念、集聚、效益、多元、展示”五个关键,创新“机制+能人”发展模式,强化“产加销”贯通,“农旅购”融合,分功能、建基地、育主体、创品牌,努力将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农民增收的样板区。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先规划、后实施”要求,突出规划先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产业布局要求,合理布局各类园区建设,注重与土地综合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宜居乡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等规划统筹衔接。围绕“优质果业、高效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及现代种业、道地药材、干杂果等特色产业,分类编制园区规划,合理确定展示区、核心区、辐射区等功能板块,突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壮大产业基地。按照“区有产业园做示范,镇有产业园做带动”思路,多点布局,突出“点”上特色,强化“线”上优势,展现“面”上效应,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做大做强园区发展规模。坚持以苹果为主导,以陕果集团为核心,辐射广阳、红土北塬、阿庄北塬等苹果产业片区,建成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大北农、生猪产业园、英联饲料为核心,建成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供港蔬菜为引领,建成以鹏大、欣之农、金圪塔、群慧为核心的设施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大唐种业为引领,建成现代种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因地制宜,建成铜罕沿线中药材产业带,王石凹肉羊现代农业产业园,周陵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

构建产销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和返乡下乡人员参与园区建设,建立“园区+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营机制,形成园区产业化联合体,不断提升主导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充分利用直播平台、网销APP等新媒体,大力推广线上销售;不断加大与大型连锁商超合作,拓展线下销售;鼓励园区与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生产。

提升品质品牌。加快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设施、运输通道等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鲜活上市;鼓励园区经营主体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积极开展“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就近就地建设一批商品化处理设施、烘干冷链物流设施、配送中心和产地批发市场,提升以“印台苹果”为主的农产品品质。支持园区内各类经营主体创立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积极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强化品牌宣传,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强化改革推动。深化农村改革,打破区域界限,统筹园区规划,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特色种养殖、林下综合种养等融合发展,实现园园相连、连线成带,产业连片集中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出租、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放活土地经营权,支持运用整体股份合作、连片综合整治等方式,完善“农业园区十集体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其他各类资源“三权分置”,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盘活资产资源使用权,鼓励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园区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培优园区业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充分挖掘耕读文化、山水田园湖等资源,围绕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园区、田园景区”二区同建,合理布局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事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功能区,完善提升旅游设施,大力培育民宿文化,鼓励企业持续举办果蔬采摘节、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展演等活动,不断提升游客乡村旅游度假体验,推动园区农业与休闲、度假、观光、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引进和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扎实开展良种展示示范,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依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的区校合作平台,引进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建设果业“三新”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砧木)、渭北旱地小麦研发育种中心、畜牧产业技术推广中心。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优选育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技能培训制度化、现代化。

深化产地加工。以周陵农产品加工园区为辐射,每年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创新和研发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引导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系列产品开发,推动我区农产品向精深化、特色化、多样化方向转变;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拣选分级、烘干、预冷、储藏、保鲜、包装、商品化处理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技术,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实现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推进“产加销”协调发展。(记者 徐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