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丨此爱跨山海

此爱跨山海

——记陕西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谢华利

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欢欢

从关中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相距遥遥、间隔山海、耳目难及;从铜川市第一中学的讲台到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的讲台,却并不遥远,打开心窗,温暖的情谊就能跨越山海、直达心底。

2019年,陕西省第二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铜川市第一中学教师谢华利,来到西藏自治区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她将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师者仁心大爱带到藏地学校,助力阿里地区渐渐隆起教育“高峰”。

初遇:跨越千里的“圆梦”之旅

2019年的盛夏,西藏迎来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和络绎不绝的游客,也迎来一批将要在这里驻守、奉献、绽放的人们。

“历史老师去援藏,机会太难得,我一定要去。”作为历史老师,谢华利看到援藏的通知后,她没有想太多立即报了名。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西藏那么远,两个孩子想妈妈了怎么办?”家里人的担忧和牵挂让谢华利经历了一番心理斗争。

确实,谢华利除了是教师,她更是两个年幼孩子的妈妈,去援藏她将会错过9个月大的小女儿最需要陪伴的三年时光。但援藏支教的梦想,很早就开始在谢华利心中生根萌芽。谢华利曾利用假期去过西藏,那里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着她,她想象着如果有一天能有机会在雪域高原发光发热做出贡献。面对谢华利的坚持,家人开始理解,选择做她的后盾,让她安心地完成援藏梦。

2019年8月14日,谢华利含泪吻别熟睡中的女儿们,经过27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初到高原,她出现了头疼、呕吐、失眠等高原反应,“兴奋劲儿过去后,高反来了,其实夏天已经是高原氧气最足的季节了,但还是难受得睡不着。”

虽然有诸多不适反应,但谢华利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学生们清澈而渴望的眼神仿佛明媚的阳光,消融了一切身心的辛苦。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是一所异地办学的高中。由于阿里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为给当地学生提供更好的高中教育,2014年,学校从阿里地区搬到拉萨办学。由于学校在拉萨,学生只能每年回家一次。得知学生们都是离家1000多公里求学,牵动了谢华利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孩子们依然努力完成学业,作为援藏老师,我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谢华利暗下决心。

融入:从观念相融到心意相通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不缺的是精神。

谢华利一边积极调整生理状态,一边参加学校的教学。阿里高中学生98%以上都是从阿里过来的牧区孩子,底子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谢华利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教学,主动与学生沟通,真诚关爱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历史学科在高中是相对较弱学科。第一次摸底测验考试,班上的成绩普遍偏低, 我对大家说要总结一下这次考试失分的关键,没想到历史课代表次仁穷吉第二天就给我写了一份‘反思信’,满满一页纸上写的都是自己为何没有考好,当时我挺意外的,因为我并没有责备同学们,但他们竟然如此重视这门课程,所以我详细制定了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进度学习计划,一步一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在她的努力下,她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好,成绩也随之明显提高。

教育扶贫,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除了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教学任务,谢华利还兼任了全校历史教研组长,她毫不藏私,通过常态化培训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授给同事们,她还主动承担历史学科示范课,传递内地的教学理念。在藏期间她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各种尝试,并将这些活动进行复盘,形成论文、课题等成果。在“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中,她负责指导扎西次仁、贺飞、白玛玉珍三位老师,这几位老师在专业上成长迅速。

“我从铜川来,可简单粗暴地将铜川教学方式‘移栽’到阿里,一定会水土不服。我们来援藏也不代表我们水平高于本地老师,本地老师在讲台上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反而更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因此,我的工作理念就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谢华利说,“来西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要做一棵大树,顶天立地;到了高原,我只想做一株小草,能让裸露的荒漠多一片绿荫,这就很伟大了。”

情深:山海相望,情谊绵长

每年12月,就到了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这是他们一年里唯一的一次假期。孩子们的家都在阿里地区,回家路途遥远,最近的措勤县距离拉萨880公里,最远的日土县远达1700多公里。路上日夜兼程,也需要2—3天时间。

这也是谢华利一年一次的假期,两个女儿对妈妈日思夜想,恨不得妈妈一放假就插上翅膀飞回来。但谢华利没着急动身回家,她主动要求参与送学生们返家。“我想去看一看我的学生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想见一见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经历这艰辛的回家路,深刻感受到学生们上学的不易,国家为发展阿里教育的大力支持。”

送措勤县的孩子时谢华利早上8点从拉萨出发,深夜12点才到达目的地。晚上,要穿过羌塘无人区,手机没有信号,含氧量最少只有10%。她必须得穿着两层羽绒服、带着氧气罐才能扛住。送革吉县孩子回家就更远了,单程1500公里,需要两天两夜。“我第一次吃住都在大巴车上,路上还得陪司机师傅说说话,还得招呼好学生们,送一圈学生下来得在车上坐好几天,累是真累,但是也想借着送他们回家的机会好好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把他们教得更好啊。”

在谢华利这儿,“教得更好”意味着“从追求教学成绩到追求育人质量”,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积极承担学校社团建设,从社团组建、场地协调、配备器材到社团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前期一系列的准备后,社团活动开展起来了。如今,学校的39个社团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覆盖全校学生。

远离家乡的阿里孩子们,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谢华利又发挥自身心理学专长,组建心理社团。在她的努力下,受援学校逐渐建立起心理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与防护体系。关注心理健康的理念在那里落地、生根、开花。在课间,孩子们都喊她“妈妈”,谢华利一边嗔怪学生们把自己都叫老了,一边沉浸于双向奔赴的满足中。

唯有读书,才能不让连绵雪山遮蔽学生的视野。西藏拉萨阿里高级中学连续3年高考总上线率逐渐上升,实现了阿里教育的历史性突破。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教育援藏工作者的努力。最忙的时候,谢华利每周要上30节课,她看过早晨5点的星空,也看过深夜12点的星空。在铜川时,她有工作和生活,但在高原,她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2021年,谢华利被铜川市人民政府评为“铜川市十大杰出青年”。2020年3月,被铜川市妇女联合会授予“铜川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0年,在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获“教学优异奖”,同时,被评为“最美援藏教师”“优秀社团指导老师”。2022年8月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全区优秀教育援藏人才”称号。

谢华利在采访时告诉记者,三年援藏生涯,她学到最多的就是感恩。

在送学生回家,她看到牧民们住进漂亮的安居新房;在阿里送教时,她看到阿里的学校如内地学校一般,运动场、多媒体室、美术室、实验室和德育功能室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而这些,都是一代代西藏建设者扎根雪域天堂,用热血与汗水浇灌每一寸土壤,才有了如今的“晓看东海,暮看牛羊”美好画面。

在高原上,她比任何时刻都感恩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谢华利说,她与远在西藏的老师和孩子们仍然保持着沟通互动,“此爱跨山海,山海亦可平。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如苔花,本该平凡,但是平凡的我们,想给这个社会增加一些温度,想为这个社会多贡献出一份力量,这就是通往不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