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耀州区:提升基层“四力” 引领村集体经济“四化”发展

近年来,耀州区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思路举措,持续提升“四力”,推动“四化”,破解突出难题,引领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提升组织统揽力,促进系统化发展。抢抓入列全国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强化各级党组织的统揽力。编制了《实施方案》《五年发展规划》等,将其作为涉农项目投入的主渠道,明确了项目、土地等10余条支持政策,用政策红利撬动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作为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将责任砸实,把工作落实。全区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布局系统、各具特色、后劲十足的喜人局面。

提升人才支撑力,促进实力化发展。强化支部带动。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四类人员”占比分别达到48.7%、53%。开展东西协作培训、现场观摩,全覆盖轮训村“两委”干部及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9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致富带头人,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郝春侠等一批先进典型。释放先锋力量。始终坚持让党员战斗在产业链上,全区70%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全部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或相关配套产业。注重将党员培养成产业能人,在产业链条上发现培养发展党员,近年来先后有100余名产业骨干光荣入党。人才示范引领。连续多年开展“人才尖兵连”行动,储备市、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43名,乡土人才30名,跟进开展技术指导。成立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帮助企业破解技术发展难题,以人才高度支撑产业硬度。

提升干部服务力,促进高效化发展。大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服务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效发展。注重调查研究,区委常委“驻村夜话”解难题,部门包抓联系村,3000余名党员干部直接服务6万余户群众,聚焦所需所盼所能发展集体经济。在城郊接合部,积极引导大家融入新型城镇化,走合作开发、物业服务之路;在山区鼓励发展艾草等适合山地的特色产业。鼓励改革创新,树牢实干导向,培树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宣传、现身说法等,鼓励引导镇村干部既敢想、又敢干。各村抢抓乡村旅游、生态果蔬的市场风口,先后创建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8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照金红色旅游产业带、马咀乡村旅游集成体等已成为全市样板。树立整合思维,鼓励干部既要出力、又会借力,各村用足用活“万企帮万村”机遇,78家企业对接63个行政村,累计投资4533万元,实现了村企共赢。2家企业获全省“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提升制度保障力,促进规范化发展。区、镇、村三级着力强化机制保障力,建立健全四项配套制度,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坚实有力支撑。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每年配套150余万元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先后投入600余万元支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整合5345万元帮助25个重点扶持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资产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格执行“村财镇管”财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农业、财政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强化集体经济依法依规接收监察、审计等监督。建立部门帮扶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安排全区154家单位帮扶108个行政村,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19名,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帮扶、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渠道,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记者 程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