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后备箱”点亮夜经济 烟火气更添“新潮味”

拉得动消费,装得下梦想——

“后备箱”点亮夜经济

烟火气更添“新潮味”

本报记者 程红兰

市民在“后备箱”地摊购买冰粉

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夜经济”魅力开始绽放。今年夏天,铜川的夜间经济又增添了时尚和新潮范儿,在一些商超附近、旅游景点,一些年轻人将蛋糕店、饮品店、鲜花店等店铺“装”进汽车后备箱,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赶集”,“后备箱集市”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8月12日傍晚,记者在新区荣盛广场、永辉超市门前看到,几辆私家车有序地停放在空地上,车主们打开后备箱,点亮暖色灯串、挂出手写招牌、摆上特色商品,在车辆旁支起几张折叠桌椅,一个流光溢彩的“后备箱集市”就张罗起来了。

“‘后备箱集市’有吃有喝有玩,氛围还特别浪漫,而且最近几天天气很热,家里根本待不住,吃过晚饭后,我就约朋友来这里闲逛纳凉。”正在永辉超市附近逛街的贺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后备箱集市”摊主多为“90后”,这些年轻人的加入,赋予“后备箱经济”时尚与新潮,让市民在耳目一新的场景中获取更佳的消费体验感。

统一的着装、独特的店名、清新的装饰,4个“95后”张罗起来的后备箱小摊成为荣盛广场“夜经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一位经营者银银告诉记者:“6月份我和男朋友回了趟老家山西临汾,发现我们那边大街小巷都有‘后备箱集市’,可是在铜川却很少见,男朋友刚好也买了车,我们就准备尝试一下。”

7月中旬,银银他们的后备箱“店铺”开业了,主营水果茶、冰粉、冰汤圆等夏日甜品。“每天晚上7点出摊,差不多9点之前就全部卖完了,这种新潮的消费方式和网红饮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银银说,赚钱不是主要目的,充实自己才是关键。他们4个人都是上班族,想利用业余时间学点技能,所以一起合伙开了后备箱小店。

“后备箱经济”实际上是地摊经济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地摊不同,精心装饰过的后备箱像是一个个微缩版的创意工厂,在这里,手作好物、奶茶甜品、特色小吃、日用杂物、潮流配饰等商品琳琅满目;“贩卖快乐”“不知道卖啥地摊”“冰粉可比上班甜”等店名创意十足。“后备箱集市”流通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还有消费体验、消费氛围等更多维度的附加值,吸引着年轻消费者主动“尝鲜”,成为城市夜间经济新的增长极。

拉得动消费,也装得下梦想。

后疫情时代,就业、创业形势复杂严峻,而“后备箱经济”形式灵活、机动性强,门槛、成本低,只需利用闲置的后备箱就可以为宝妈、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引流的实体店经营者等群体,打造出一个实现创业梦想的“小天地”。

“我是一名宝妈,偶然从抖音上看到其他城市有‘后备箱集市’,我自己也想弄,所以就把家里的车开出来卖玩具。这份小创业不仅让我有了收入,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生活变得不枯燥了。”在新区大唐养生园“后备箱集市”摆摊的静静高兴地说。

编后:在我市出台措施鼓励和支持户外经济、夜间经济恢复发展之际,“后备箱经济”的兴起,激发了传统夜市的自我变革,激活了夜间消费的“一池春水”,但是作为一种新业态,市民愿意为其商品买单,一时的新鲜感是主要诱因。“后备箱集市”要想长久地打开市场,真正成为拉动铜川“夜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必须融入市场规范的维度里接受考验。一方面,“后备箱集市”发起者或摊主们要积极挖掘城市特色,开展差异化发展,打造“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从公共资源供给、安全保障、市场环境优化、消费者权益保障等诸多方面久久为功,彻底把占道经营、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消除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