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工匠杨银元:择一事,做一生

木雕工匠杨银元:择一事,做一生

本报记者 张梦焕

杨银元多才多艺,不仅木雕技艺了得,还喜好书法、秦腔。 本报记者 张梦焕摄

清晨,刚结束了晨练的老杨又搬出昨天还没刻完的木板,继续剩下的雕刻,刻、吹,又刻、又吹……不一会,地上散落了一层小小的木屑,一旁的桌子上,刨子、圆凿、扁凿、钢尺等三十多种雕刻工具凌乱地摆放着。就在这样看似无聊的工序中,“清清白白”等字样慢慢显露出来,老杨的笑意也浮上了面颊,“我这是刻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刚好今年要开党的二十大了,我就想着多做几幅作品献礼。”

老杨是新区任家庄村村民杨银元,年近70岁,好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杨”。就在不久前,老杨才完工了一幅长约2米的《万里长城图》,当时许多亲朋好友都闻讯前来参观。

因家庭贫困,16岁时杨银元就跟着师父学做木工,天资聪颖加上踏实勤学,没几年,他就能独立完成许多家具、寿棺的制作。早年间,杨银元生活在楼村,一到夏季,他便义务为村民修理农具,凡来者均不拒绝。2005年,他搬回原籍任家庄村居住,继续自己的木匠活计。过去,木匠一直是传统又热门的行当,每个镇村都活跃着那些匠心巧手的师傅们,而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木匠工作逐渐被流水线生产所代替,杨银元能接到的活儿也越来越少,但他实在不忍丢失这门传统手艺,于是,近几年他将目光转移到木雕上,以刀代笔,以木为纸,继续和木头打交道。

虽说都是和木头打交道,但却有不同,木雕讲究刀具,雕刻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的工具,如三角刀是用来雕刻人物的头发丝、动物的毛发等。仅仅在打胚阶段就有近四十种不同的打胚刀,而整个木雕的过程中则需要近百把刀具,大小精确到一公分。而且,选料、胶板、构思、画图、雕刻、打磨、上油……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否则前功尽弃。“干木雕又苦又累,看着这不成型的东西慢慢有了样子,我心里高兴,也就不嫌麻烦了。”摸着自己一刀一刀刻出来的作品,杨银元说道。

仔细观察发现,杨银元创作的木雕作品几乎都和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有关,其中《习仲勋故里》《延安革命圣地》是他在景区旅游时被门票上的图片触动,回家后创作的;《毛泽东同志故居》《沁园春·雪》《腾飞中国梦》《壮志凌云》等是他根据网络上的图片,同比例放大画好图纸,再进行雕刻。说起木雕上的内容,杨银元细细解释道:“我是一名老党员,小时候生活困难,是党让我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年纪大了,许多木工重活也干不了,就想用自己的木工手艺颂党恩,传承红色文化。”除此之外,家里的桌子、板凳上都留下了杨银元雕刻的印记。

在妻子线爱玲的眼里,丈夫杨银元还是个与时俱进、爱学习的人,“老杨每天都会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他创作的时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等都刻下来,仅仅是这一点,我都很佩服他。”他的好友评价说,“看银元的木雕作品,时看时新。”

几十年来,杨银元做过木工,当过村长,上过《秦之声》,但40年来始终没丢弃的依旧是木工技艺。按他的话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学木工了,等我们这辈人再不做了,手艺就失传了。既然干这个行当,那就干好,一辈子干下去。”

临走时,老杨的屋里,那刚打磨好的长匾就立在窗前,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是老杨最爱的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