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文化到创文化——解码乡村文化振兴的王益探索

从送文化到创文化

——解码乡村文化振兴的王益探索

本报记者 张梦焕 张欢欢

“未开言来珠泪落,叫声相公小哥哥,空山寂静少人过,虎豹豺狼常出没……”在王益区黄堡镇新村,村民农闲了,就爱往秦腔剧社王慧琴那里钻,听听秦腔,顺便“吼一嗓子”,感觉“浑身都得劲了”。“以前只有送戏下乡,村里才能热闹一下。如今,咱村上有了文化大院秦腔剧社,一年四季都沸腾着我们百姓的热情。”正在大院看节目的村民张大爷表示。

村民口中称赞的文化大院,是王益区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低效、供需不匹配和供给主体单一难题,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打破服务困局的创新之举。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别问题的重大举措。要振兴乡村,首先必须振兴人的精神文化。只有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赋予乡村生活意义感、幸福感、快乐感,才能激发起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并努力振兴乡村的活力和动力。以往,政府定期给乡村“送”文化,各类群文活动不断,但单向输入的方式并不“解渴”。对此,王益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在工作中探索建设乡村文化大院,变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送”文化变成“创”文化。

2019年5月,经过考察,王益区文旅局以黄堡镇罗寨村为试点村,整合利用现有农家庭院房屋空间和村集体公共房屋设施,依据各会员(文化中心户)的自身特点,建成了王益刺绣传习所、乡村书画根雕艺术馆、乡村秦腔剧社、乡村图书馆、乡村舞蹈坊5座“一院一特色”乡村文化大院。“过去我们倡导文化下乡,以‘送文化’为主要供给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尽管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但也有很大局限性,有些文化服务不符合群众需求、覆盖面偏窄、基层群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王益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局长杨美茹坦言:“而文化大院扎根于农村,他们了解农民爱好、掌握群众需求,因此开展的文化活动群众大都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反而使得‘送文化’变成了‘创文化’。”

敞亮的院子承载着百姓几百年来的日常生活,如今,它们更像一处精神文化家园,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文化获得感。走进新村书画艺术社中心户张湖北的家中,刚一进门,就看见张湖北和同村的李淑红、张增站三人切磋画技,其乐融融。今年70多岁的张湖北是个地道的农民,早年间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书法和作画,但一直都是“独乐乐”的状态。2020年,村委会摸底组织文化能人组建文化大院时,张湖北的画技才被人们知晓,成为书画艺术社文化中心户。“以前每逢节假日、农闲时,村民们大多喜欢往牌场跑,如今都‘改道’跑文化大院来了,大家不打牌,也能玩得更开心,非常充实。”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以村民为主体,特色鲜明,文化引领效果明显,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村里的风气,提升了大家的文化层次。

红色、蓝色、绿色……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画、剪、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走进罗寨村姜女秦秀传习所文化大院,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学习刺绣,研究讨论花样、绣法,十分热闹。姜女秦绣传习所中心户范亚侠自幼喜欢刺绣,成立文化大院后,范亚侠带动本村、邻村妇女学习秦绣的针法、色彩搭配和图案制作,并创办“秦兰手工刺绣经销店”销售刺绣产品,增收致富,让文化手艺吃得香、留得住。“我也没料到,小小的一个秦绣,不仅留住了老祖宗的手艺,还给农村妇女们带来收益,真是一举两得。”范亚侠说。

如今,在王益区,这样的文化大院共有35座,它们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宗旨却是一样的: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全面小康注入文化力量。在和群众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在他们心中,小康生活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也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充盈。这些文化大院,正将不同的文化生活送到新农村,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也助力了乡村振兴发展。

借助乡村文化大院,王益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推动文化研学、乡村旅游、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公共文化+研学+旅游”的模式,设计开发出“王益区地方文化研学体验旅行文旅融合项目”系列活动,规划设计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耀瓷文化等8条王益特色文化研学体验旅行路线,激活地方文化内生创新创造力,让文化变身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除此之外,王益文旅集市、非遗工坊、民俗艺术团将激活“一池春水”,让文化成为“香饽饽”。“王益乡村文化大院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具有陕西地方特点的实践成果,为解决西部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末端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全市乃至全省借鉴推广。”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