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村里来了个史书记

村里来了个史书记

本报记者 张芳

驻村至今,快一年了。2021年8月,耀州区委组织部“90后”史东华听从组织安排,担任锦阳路街道寺沟塬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在他看来,群众的事儿再小都是大事。

一到村上,史东华为了尽快了解村上情况,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几个月时间就摸清了全村基本情况。如何精准制定出寺沟塬村的三年发展规划?史东华认真了解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服务先行”的工作思路。

围绕组织振兴 建强基层党组织

经过深入调研,史东华发现寺沟塬村“两委”班子刚刚换届,仍处于磨合期,新当选干部进入角色较慢,个别干部沿袭传统工作思路,存在想干事的热情不足、干成事的能力欠缺情况。

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标准、特色、节俭”原则,改造升级村“两委”阵地,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此外,他还主动与村干部结对子,采取“面对面商议、手把手指导、点对点交流”的方式,指导村“两委”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规范党建资料,实现村“两委”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主动开展以“谈工作、谈生活、谈思想、谈建议”为主要内容的谈心交心活动,让新班子成员快速找准定位、进入角色,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聚焦产业发展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只有产业发展好了,群众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腰包才能真正鼓起来。寺沟塬村产业主要以苹果种植和光伏发电为主,结构单一,收入增长缓慢,史东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结合本村实际,他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壮大苹果产业。对接耀州区果业发展中心,邀请专家到村开展果业培训、发放修剪工具,提振了果农发展信心、提高了种植技术。配合锦阳路街道办落实800亩土地深松项目,苹果品质和产量将得到有效提升。史东华多方协调,在选派单位和街道党委的努力下,帮助群众销售苹果500斤。联系该区知新联会帮扶寺沟塬村,为果农免费发放地布两万平方米。眼下,史东华正进一步挖掘寺沟塬村手工花灯产业,争取市、区有关单位支持,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每年可实现户均增收两万元。

践行初心使命 筑牢防疫安全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工作中,史东华召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时学习传达上级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及会议精神,他和村上的党员们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在村口竖起党旗,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静态管理期间,史东华落实“干部顶上、党员靠上、群众跟上”的工作要求,以身作则,每天带领志愿服务队成员到通村路口、广场等区域进行巡查消杀;自编防疫顺口溜,以一种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协助核酸检测,穿着棉大衣布置监测点,耐心指导维持秩序;关注重点人群,为任富全等特困供养户以及留守老人送去口罩、大衣、棉被等物品,确保防控有力度,措施有温度,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驻村更驻心,史东华全身心扑在村民身上,始终奔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他认为,要做好驻村工作,就是敢想、敢拼、敢做,把工作做真、做好、做实,以实际行动兑现驻村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请党放心,振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