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 推动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 推动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发言摘登

编者按

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是省委、市委给今后五年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确定的目标定位。市政协将“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列为本届政协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议题。5月12日至13日,市政协主席刘西林亲自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到4个区县开展市内实地调研,掌握情况、查找问题;6月8日至9日,调研组又赴西安、宝鸡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6月27日,特别邀请省市5位经济领域专家展开座谈交流,分析发展现状,充分交流研讨,全力做足做好会前“功课”;7月14日,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10名市政协委员围绕“建设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主题,从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做实“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会议发言热烈、协商充分。现将委员建议摘编如下,以供交流学习。

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 倪亚林

一是建议以工业为重点,夯实转型发展根基。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转型示范的核心,不断增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加强大企业集团扶持力度,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民营企业做精做专,重点推动煤炭、水泥、铝等传统产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着力推动产业质态实现新提升。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加快推动其向专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运作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完善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紧抓全省追光计划,加速光电子产业发展;多元化壮大新材料产业;加快企业科创板上市进程,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形成聚集效应。

二是建议以创新为引擎,突破转型发展瓶颈。突出“创”和“智”,出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办法,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引“智”育产,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开展秦创原铜川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广转化科技成果。集聚知识产权、产业创新等资源要素,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以科研促产业链实力提升。

三是建议以项目为支撑,增强转型发展动能。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积极谋划储备、深入论证重大项目,积极对接汇报、全力争取政策资金,积极研判市场、多措招引项目,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四是建议以园区为承载,壮大转型发展规模。科学优化园区布局、产业定位、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对标高质量和全面两个重点,绘定产业链图谱,优化产业链政策,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园区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互补发展模式转变。

做实“陕西制造 铜川配套” 着力打造先进制造高地

市政协常委、市资源型城市转型推进中心科长 赵博

一是建议延链扩链,力促汽车配套产业电动化发展。争取政策倾斜,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

二是建议强链补链,力促铝及铝合金高端化发展。加快美鑫铝镁合金项目提质增效技改,支持铭帝集团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建议争取省上将汽车零配件、高端铝合金及新材料产业项目布局到我市,加快铝和铝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议产业协同,力促光电子产业规模化发展。布局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引进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企业,实现引线框架、合金键合线等关键材料产业化,尽快形成与西安互补发展的光电子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基地。

四是建议探索标准,力促装配式建筑规范化发展。试行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制定统一的构件规格标准,优先开展非承重体系的预制装配技术试点示范,实现“规格少、组合多”的部品构件。

五是建议数智赋能,力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

做实“西安研发 铜川转化” 着力打造科创转化高地

市政协委员、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 付国锋

一是建议建立协同创新制度和工作机制。紧紧依托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抓紧建立创新联盟,设立“飞地经济园区”,差异化引进产业项目,紧密西铜产业链的粘合度。在先进地区设立飞地科创中心或与当地有关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做强科创要素保障服务。

二是建议加快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充分利用秦创原总窗口的政策优势,设立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各类创新平台,吸引更多创新元素融入铜川创新谷建设。

三是建议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招商引资引智,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技术、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和成果落到铜川,催生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投产达效,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四是建议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创新人才。加大引才留才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用秦创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探索科研团队领衔、跨学科领域组合的方式,加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

弘扬中医药文化 建设生态康养文旅高地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刘耀林

一是建议积极有序发掘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制定中医药文化资源发掘利用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发掘利用的重点、步骤和方法,统筹协调,通盘考虑。全市应重点发掘利用好药王孙思邈文化,形成重点突出,各有特色,相辅相成的资源发掘利用格局。对于跨区县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全市应统筹考虑,确保全市一盘棋,科学有序地开展发掘利用工作。

二是建议大力促进中医药文化资源与生态康养文旅高地建设深度融合。按照“品种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思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发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铜川职院孙思邈医学院等医疗科研单位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集中医、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先导产业,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资源和生态康养文旅高地建设深度融合。

三是建议努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态康养文旅品牌。以药王山和药王故里为依托,发挥宜君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和耀州区药王故里艾业大健康旅游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集“休闲旅游、中医理疗、康养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基地,积极组织生态康养文旅体验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规模化发展针灸推拿、中医理疗、休闲养生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沉浸式生态康养文旅项目,打造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态康养文旅品牌。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打造红色教育高地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主任 高军成

一是建议制定整体规划,形成发展合力。高标准制定出台我市打造红色教育高地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为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高地提供科学规划保障。

二是建议保护红色资源,夯实发展基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陕甘边根据地照金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坚持“无伤痕开发”的理念,继续加强革命旧址、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

三是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中央批准的照金精神科学内涵,统一全市照金精神对外宣传口径,持续开展全国巡展活动,有层次、有侧重地扩大宣传范围,辐射更广地域。

四是建议细研红色课程,提升教育品质。加强对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人物事迹的再挖掘,积极探索利用市区现有文化场馆,尝试开设“红色演艺”课程,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五是建议立足发展定位,开发“红色+”模式。一是红色+旅游。充分利用照金红色资源优势,深度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做精做细经典“红色之旅”系列文章。二是红色+乡村振兴。将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做好政策共通、资源共享、文化共建,提升红色资源的社会效益。三是红色+生态文明。把绿色生态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民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形成“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的新局面。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赋能高质量转型

市政协委员,联通铜川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黄栋

一是建议进一步理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出台《铜川市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集中优势发挥政府作用,破解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社会、市场、经济增添新动能、创造新价值。

二是建议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加快研究全市新型基础设施特别是大数据产业等高能耗项目布局问题,研究解决全市生态环境数字治理体系建设问题,促进“双碳”及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互促互优,倒逼企业全面开展数智化改造升级。

三是建议加快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重视并鼓励工业软件应用升级,加大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上云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速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演变进程。

四是建议加快全市数据共享融合交换,进一步健全相关标准和体系,支持市级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省级各厅局推动数据回流地方。鼓励优秀龙头企业相关优秀技术方案、产品在铜川先行先试,通过开放数据应用创新试验室,加快数据应用试点和短平快场景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推动农业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杨煜安

一是建议要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和引导本地资本转型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引进国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本地非公经济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形成梯次式多层次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二是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扶持资金,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搭建起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组织农民按龙头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就近提供原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建议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批产业链领军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以全产业链思维将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孵化基地、链农带农机制创设探索基地、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平台。

四是建议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推进优势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整合,组建国有农产品品牌营销公司,以专业化团队,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争取认定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陕西省著名商标”,扩大铜川农产品知名度。

五是建议制定支持农业产业升级的中长期贷款优惠政策,使贷款的期限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相匹配,对发展高质高效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给予贴息,破解融资贵、融资端问题。

优化普惠金融体系 服务铜川“一示范四高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副行长 任晓龙

一是建议构建推进合力,加快完善试验区工作组织机构。成立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小组,夯实其对改革试点的统筹部署、组织实施和考核激励作用。成立铜川市普惠金融试验区工作专班。制定普惠金融发展“铜川指数”,全面、及时、准确反映试验区建设进展和成效。

二是建议加强金融创新,打造主导产业投融资体系。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服务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依托核心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和发展。设立并壮大各类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服务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三是建议完善配套机制,优化小微涉农金融服务模式。强化融资担保的普惠属性,推动简化担保流程,加大融资担保机构补贴力度。推动“信易贷”升级改造与推广应用,强化与省“秦信融”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步伐。推动各县区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运营,畅通农村要素抵质押和流转渠道,做好宜君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四是建议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试验区浓厚氛围。构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财政资金支持,金融办、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各金融机构共同配合,铜川日报社、铜川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具体实施的试验区氛围创建机制。做好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各责任单位深度参与普惠金融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 擦亮铜川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社会法制和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陈俊杰

一是建议精准施策改善空气环境。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实行工业企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推进水泥等行业深度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进程,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加大焚烧面源污染管控,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防控秸秆焚烧污染。推进科学精准治霾,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和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

二是建议综合施策改善水环境。坚持河流上下游水污染补偿制度,推进漆水河、沮河、赵氏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一断一策”污染治理,确保岔口断面水质提标进位。

三是建议标本兼治改善土壤环境。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头防治。禁止新建涉重金属企业,重新梳理确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深入推进危险废物整治三年行动。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防范医疗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四类风险”。监督指导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提升农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土地保护,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有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关于铜川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常委、工行铜川分行副行长 王成栋

一是建议要在6系、7系铝锂合金、铝镁合金等高端化上下功夫,重点向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应用、航空航天铝合金、高纯铝等方向延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平抑能源消费强度、增强行业竞争力。

二是建议要“借势”秦创原,“借力”大西安,深化“政企学研”合作,加大对飞机制造、汽车轻量化等高端铝产品的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和应用,打造国家高新区创建的强引擎。

三是建议要合理布局再生铝产业,从设计产能、能耗强度、排放指标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以印台安泰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园为重点,建立健全废旧铝回收、转运体系;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建设铝精深加工项目和整合原有铝加工资源,推动再生铝产业发展。

四是建议叫响唱明“渭北铝产业高地”,在省上产业规划布局中凝聚共识,为下一步招商引资、项目布局提供指引。

五是建议企业用套期保值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管控氧化铝、电解铝、铝锭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让铜川铝产业相关企业经营更加稳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