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宜君:“点绿成金”让百姓捧上“金饭碗”

宜君:“点绿成金”让百姓捧上“金饭碗”

本报记者 程红兰 通讯员 田亚南

盛夏的宜君,重峦叠嶂、满眼新绿、繁花似锦,美好生态令人沉酔。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农民赚上“生态钱”?近年来,宜君县充分利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优势,主打“康养”文旅品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种养殖业、中医药产业等,让美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生态旅游醉了游人 富了村民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福地湖景区越来越火爆,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景区游客量不断攀升,当地“农家乐”也快速发展起来。36岁的刘颖是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套滩组村民,家中5口人,全家生计就靠10亩玉米和丈夫外出干点零活。2012年刘颖的公婆开始在福地湖景区旁边卖饸饹、凉皮、漏鱼、煎饼等特色农家小吃,后来由于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便,刘颖便接手经营。刘颖手艺不错,人也热情,游客想吃啥她就做啥,时间一长,小吃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过去靠外出打工挣钱,收入不稳定,既照顾不了家也挣不下钱,现在开小吃店既能挣钱又可以照顾家,今年端午节前后一天收入大概在400元左右,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刘颖高兴地说道。

小蜜蜂扇动“甜蜜”产业  

近日,记者来到宜君县太安镇中华蜂产业养殖基地,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养蜂人正在摇蜜,一派忙碌景象。

前不久,宜君县太安镇中华蜂产业现场统购会在太安镇景丰村召开,当天直播带货销售蜂蜜1000余斤。截至目前,景丰村有23户养蜂户,每户产蜜200余斤,纯利润达到8000元以上,全村年产蜂蜜5000余斤,纯利润达到20余万元。

景丰村群众牛根全激动地说:“蜂蜜口感与花源质量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做出好蜂蜜。今年蜂蜜丰收了,这也是咱镇上技术服务搞得好,我取了20窝蜂蜜,净赚了5000多元,还剩下18窝,取完收入将近10000元!这相当于我种了20亩玉米。”

盘活产业 田间药草变致富“金草”  

近年来,宜君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分类布局、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全力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了有优势、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3.74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规模种植38户,1000亩以上规模种植5户。现有中医药相关企业17家,其中医药加工企业5家,中药材种植企业12家。全县中医药年总产值约6亿元,其中中医药加工业产值4亿元,中药材种植产值2亿元。

“自从本草堂在我们村流转土地以后,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其中土地流转是一部分收入,打工又是另外一部分收入。中药材种植是我们焦安村的一张名片,对于祖祖辈辈从事单一传统种植的农民来说,发展中医药产业让我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让大家对发家致富有了信心。”西村综合服务中心焦安村村民焦拴虎欣喜地说道。

“公司今年累计发放土地流转和务工费用共计12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展经营,发展种植,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宜君县本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经理赵开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