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村医来到我们村”

“自从第一村医来到我们村”

本报记者 李阳

“闫大夫,这双布鞋你一定要收下,这是我母亲为了感谢你最近一个多月的用药指导,亲手为你纳的,也不知道合脚不合脚。”面对黄秀兰大娘的女儿送到手里的布鞋,闫磊觉得作为第一村医,能够用自己的付出换来群众的健康,受到村民的称赞,心中那种工作得到认可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闫磊是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普胸外科的一名医生,作为第五批第一村医,今年3月同该院骨科、口腔科、放射科、麻醉科4位医生同批派驻耀州区演池乡。闫磊被安排至演池乡寇家塬村,同时辐射范村。从农村走出来的闫磊,没有因为突然的工作环境改变而感到陌生。用他自己的话说,面对派驻村质朴的村医及村民,仿佛回到了我的家乡,倍感亲切。他立即与寇家塬村村医张老师及范村村医路老师联系,了解村民大致情况后开展入户家庭医生签约、慢病随访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利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走访寇家塬村及范村,摸排出重点人群,每个重点人群的信息他都了然于胸,并对他们精准施策,做好健康服务。

在入户走访中,闫磊了解到黄秀兰大娘得了糖尿病已经近30年,合并有高血压,且出现了眼睛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闫磊发现黄大娘血糖没有定期监测,而且胰岛素注射不合理,口服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因为自身有糖尿病,也显得不那么合理。于是,闫磊给大娘随机测量了血糖,并叮嘱其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黄大娘说:“每次测的血糖一高,我都吓得不敢吃饭,有时饿得全身虚汗,两脚发软,有几次都摔倒在家中,自从第一村医来到我们村,上门为我进行健康服务,我的心放进肚子里了。”随后,闫磊还将黄大娘的基本情况及病情向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及内分泌科主任汇报后,两位主任结合黄大娘的自身情况,为其调整用药,制定诊疗方案。考虑到黄大娘家里情况,闫磊连续20多天都前往其家中,为她进行餐后血糖监测,调整用药量,直到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为大娘有慢病,用药调整后需要改用药单,闫磊便带着用药单及病历,前往医院医保科慢病窗口调整用药。闫磊的付出黄大娘看在了心里,不知道怎么感谢这位像家人一样的第一村医,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在对村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慢病随访时,像黄大娘这种情况很多,因为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导致依从性很差。针对这种情况,闫磊主动联系其所在的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在院、科两级领导的协调下,该院派出心内科、内分泌科骨干医师,带着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对他们进行了健康指导。在后续的走访入户中,村医们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他们改变了平时工作中“照本宣科”的方式,用半开玩笑的话语直接指出患者的顾虑,患者也是乐于接受。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闫磊和该院的四名同志轮流前往演池乡高速路口进行来返人员的核酸及抗原检测,由于高速路口的特殊性,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穿上防护服,直到下午6点下班才能脱掉,每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总能从里面的衣服上拧出很多汗水。他说:不管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义务把防疫的责任扛起来,自己受一份累,换取一方的安宁,能参与到其中,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

“医者如战士,担任第一村医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做好健康服务,看到他们的身体逐渐恢复,自己也感到很有成就感。我会继续撸起袖子、挑好担子,全力当好农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闫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