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稳中求进】印台区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近年来,印台区紧盯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以“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为主线,大力实施“果业立区、工业强区、文化兴区”三大战略,发展速度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取得了新突破。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面对经济下行、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该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平稳,经济总量稳中有进,荣获2021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区”。2021年完成生产总值77.33亿元,增长6.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4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5.83亿元,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67元和12129元,分别增长7.2%和10.9%。

工业转型加速突破。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进一步做实,绿色铸造产业园启动运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首批入驻的华盛鼎铸、陕西龙驰汽车配件项目投产运营,天津笠仓、辽宁衡业、铭利达等企业即将入驻。环保产业园有色金属项目投产达效,再生铝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建设;陈炉工业园LED光电产业链项目生产线已达到4条,新购置的2条生产线设备完成调试,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园上店建筑骨料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川沟资源整合项目正在抓紧推进。陈炉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服务业发展趋势向好。“城市商圈”有力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椒浓火锅、宸润鑫欣、麦谷鲜生等商贸企业建成投运,喜正地产、惠民佳苑、美食街等餐饮业集聚效应显现。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构建,旅游景区日趋完善,2021年接待旅游人数172.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3亿元。印台区数字经济“双创”产业园建成投运,引进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数字经济企业44家,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平台初具规模,全年线上交易额达到1.7亿元,其中农产品示范平台初具规模,全年线上交易额达到1.7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00余万元,智慧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产业链加快构建。农业基础不断稳固,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印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面推广使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种植面积稳定15万亩以上,自助培育的“铜麦6号”通过国家审定,创全省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新选育的铜麦7号、11号顺利通过省级审定实验。大樱桃、鸡蛋入选2021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区种植产品和农畜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农业项目加快推进,陕果物流园开工建设,千亩基地示范园完成栽植710亩;英联饲料、生猪扩繁厂投产运营,以英联饲料为龙头的生猪产业链加快形成。周陵农产品加工园一期引进企业4家,二期正在加紧建设,获评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项目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产业类项目建成投产,为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72个重点项目开复工46个,完成投资15.3亿元。同时,紧扣“5+3”产业链,坚持链长带头、精准对接,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截至4月底,累计签约项目60个,涉及资金79.53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市域外资金23.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4万美元。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三疏”“双修”稳步推进,拆迁棚户区2.2万平方米,5个棚改项目顺利清零;4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新增城市停车位1200个,新分配入住保障房353套,盘活配建商业用房3200余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完成公租房库存清零任务,荣获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称号。加固饰新便民桥6座,周三路断头路全面打通,“309”旅游专线全线贯通,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农村垃圾压缩中转站10座,实施“户厕改造”3041座,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集体。(记者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