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健康城市】第一村医:行走在乡间的“健康卫士”

编者按:今年3月,我市选派第五批第一村医工作启动,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30名第一村医纷纷“上岗”。几个月来,第一村医们进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等,这些下到乡镇、村组的第一村医,成为基层群众健康的有力守护者。

自2020年1月开始,市卫健委率先在全省推行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选派年轻优秀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担任第一村医,计划用3年时间选派6批第一村医服务群众,目前已派驻五批150名第一村医。截至目前,第一村医们为当地引进中医适宜技术、内科常见病诊治、急诊急救技术等多项技术;帮助建立针灸科、康复护理科、放射科等科室,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服务能力。请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这些第一村医的日常工作吧!

忽海洋:“村民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大爷,您今天血压很好,最近有没有头晕心慌?”“忽大夫,按照你开的药吃了,我最近好多了,吃饭也多了,走路也不心慌了。又麻烦你了,现在不用去医院也能把病治住,咱大医院医生技术就是好!”每当听到乡亲们这样的回答,忽海洋着实欣慰,也感觉小有成就。

像张大爷这样的高血压慢性病患者照金村目前有81人,特别是老年人,行动不便,不能定期到医院复查,能上门给大爷大妈瞧瞧,听到他们的夸赞,忽海洋感觉自己村医工作非常有意义,工作的动力十足。

忽海洋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医生,作为第五批第一村医,与该院内分泌科、妇产科、血液科、口腔科四位医生同批派驻照金镇。入村一个月内,忽海洋走遍村里的每家每户,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是否存在慢性病,对自己慢性病的认识以及能否按时服药等。通过入户随访,也发现了群众健康知识的缺乏,对慢性病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差。针对这些问题,忽海洋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慢性病的危害,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忽海洋特地制作了个人名片,建立村民健康微信群,方便群众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也能经常与村民互动,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忽海洋还将慢性病和重点人群进行分类,定期上门给村民们检查心电图,测量血压、血糖。为发挥第一村医的团队优势,他每月组织“铜川市人民医院第一村医联合义诊”,为村民送去健康科普讲座,宣传卫生政策,增强防病治病意识。

第一村医派驻时间有限,为把更多的经验和技术留在基层,忽海洋每周两天到卫生院进行晨交班查房,与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对常见疾病交流讨论,并召开业务培训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医生对疾病的诊治水平。照金中心卫生院住院患者较多,经常遇到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如大家都熟知的急性心肌梗死等。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师,忽海洋积极和所在的市人民医院对接,指导卫生院医生对急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救治,并计划在心内科专家的指导下,组织在卫生院开展冠脉造影及介入手术。

“通过第一村医的工作,使我能为村民们解决一些健康问题,虽然辛苦,但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快乐,收获颇多。也使我真正理解了第一村医肩上的责任与使命,真切地体会到学医的初心。在后面的驻村工作中,我将继续俯下身子,撸起袖子,扎根到群众中去,做好村民健康的‘守门员’,为健康铜川增砖添瓦。”忽海洋说。

张战军:架起村民健康的桥梁

本报记者 李阳

张战军是宜君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一名医生,作为第五批第一村医,他被派驻到彭镇东湖村,辐射武家塬村及湫沟村。几个月下来,张战军已经适应了村医的角色,融入到村子里,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入村后,张战军利用一周时间快速对三个村的儿童、残疾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摸底调查,不到一个月他就访遍了三个村,对重点关注的、慢性病患者反复多次入户,并长期随访,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送药上门,进行诊疗和健康服务。张战军在入户中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他都一一解答,并为村民宣传、解读卫生健康政策及宣教健康知识。同时利用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时机集中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乡亲们逐渐树立起了健康的生活理念。

为让更多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张战军和所在的宜君县人民医院沟通,利用陕西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契机,举行多学科联合义诊,为村民们上门义诊。村民们都称赞“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医院的大夫,第一村医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张战军还和家庭医生团队一起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229户789名村民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减少村民聚集风险,张战军和家庭医生团队挨家挨户地进行入户签约。还为患病的重点人群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引导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使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服务。作为一名中医康复医师,张战军还利用专业优势,对村医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如火罐、浮针等技术,为附近村民治疗颈椎病、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帮村民们铺平健康路。

“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得到村民的认可,是让我最高兴的事。短短数月,我深切体会到了山区人民生活的不易,虽然为很多村民控制住了病情,改掉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规范了用药,但我所能做的还是太少了,我将利用本次派驻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村医提升能力,服务广大农民群众,为村民的健康架起一道桥梁。”张战军说道。

王安荣:扎根基层 执着坚守

本报记者 原玉红

两年来,坚持走村入户,作为第一村医的王安荣足迹遍布所在的乡村,而她仍在继续坚守自己的村医之路。王安荣是市职防院的一名全科医师,2020年7月至今一直在第一村医的岗位上工作,两年多的村医工作,让她对农村充满了感情。

作为第二批、第三批村医,王安荣被派驻到王石凹乡镇卫生院,指导配合炭庄塔村、傲北村、苟村乡医开展医疗公卫工作,每周在卫生院一天,去村卫生室坐诊入户随访四天,乡医年龄偏大,缺乏电脑知识,在王安荣耐心指导下,乡医的电脑应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年一度的老年体检,为避免老年人吃早饭延时,王安荣和同事们早晨6点出发准时入村为村民体检,按时完成了体检工作任务。入户随访、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指导,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王安荣觉得很充实。“村民们用热情与朴实接纳着我们,那一刻我就决定沉下心来履行一名村医的职责为村民服务。”王安荣说。

村里居住的基本是年龄偏大和患病的村民,而这些特殊的患者,王安荣时常牵挂在心中。村民李树英患有高血压、脑梗、一侧肢体偏瘫,妻子是大骨节患者,王安荣和村医们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诊疗和健康宣教,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

两年多的村医经历,王安荣发现尽管现代村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多半村民的健康知识匮乏,健康意识薄弱,缺少健康保健以及疾病的防护意识。鉴于此,她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折页等,宣传健康知识、增强群众防病治病的意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作为第四批、第五批村医,王安荣被派驻王家河街道卫生院,指导配合赵家塬、南雷、圪堵村开展医疗公卫工作,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王安荣和前两批的工作侧重点略有不同。每天为200人进行疫苗接种、爬楼梯为居家隔离进行核酸采样等都给王安荣留下了深刻印象,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王安荣觉得留下来当一名村医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村民们是朴实善良的,第一村医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感受这份朴实,让我更加有责任感。村民健康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把村民的健康时刻放在心上,真心为群众服务,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村医的职责!”王安荣说。

席辉:当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本报记者 李阳

席辉是耀州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今年3月,他和医院骨外科医生徐中华、儿科医生王体路开始了第一村医的工作。

席辉被分派到耀州区石柱镇卫生院,担任京兆村、活龙村和木章村的第一村医,每周在卫生院工作一天,为住院患者查房诊疗,并为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知识讲堂,共同学习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和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方法。

席辉在卫生院坐诊时,接诊了阿古村的张大爷,他患糖尿病10年并伴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监测空腹血糖15.5mmol/L,大爷一看血糖高,吓得不敢吃不敢喝,体重下降得很明显,也非常着急,席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耐心地和张大爷交谈起来:“大爷,您岁数大,经历的事多,一看您就是咱地里的行家!”张大爷笑了笑。“这病啊,不能急,和种庄稼除草差不多,您得见天照顾着,也就是您的健康,只要您盯着它,剩下的交给我!”卫生院的降糖药物不全,席辉随即联系药房进来了指南更新后的新药,既降糖又降压,正好适合老人的病情,并给张大爷调整了饮食结构和治疗方案,一周后随访发现老人的血糖、血压都基本达标,低血糖再未出现。

不久后,席辉在附近村子体检时,张大爷还专程提前等在那里复诊。老人血糖平稳后,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预防糖尿病的信心也有了,再也不说“不治了!”。

在卫生室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时,席辉发现村民们普遍存在对高血压和高血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按时监测血压、血糖,不按时服药、乱吃药等现象。“我们有时候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略显书本气,虽然在耐心的讲解后绝大多数老人都能接受。但也有不愿意听的,这时候卫生室的村医老师们的功力就显现出来了,他们用开玩笑的语气,用略显严厉的话语,直接指出患者的顾虑,并引得周围哄堂大笑,患者也是乐于接受。让我也认识到工作中和患者沟通的不足。”席辉说,第一村医的经历也让自己成长了很多,学会了很多。

除了在卫生院扎实开展工作外,席辉也时刻将自己所帮扶村卫生室的工作挂在心上,每周要在自己帮扶的村卫生室工作几天,上门对特殊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指导服药,普及健康生活知识等。

“第一村医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心沉下来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作为第一村医参与到基层医疗工作中,这里的工作经历让我切实体会到基层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更加珍惜后面的基层工作时间,尽我绵薄之力,为农村的健康事业再添一块基石。”席辉说道。